放射性元素的意思、放射性元素的詳細解釋
放射性元素的解釋
能發出射線而衰變成另一種元素的化學元素,如鐳、鈾、钚、钫。
詞語分解
- 放射的解釋 由一點向四外射出如臭氣,光,熱,氣體或帶電粒子伽馬射線可持續放射若幹年詳細解釋.謂光線向四面射出。 瞿秋白 《亂彈·財神還是反財神》:“地底下放射出來的光明,暫時雖然還很微弱,然而它的來源是沒有窮盡
- 元素的解釋 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種基本的金屬和非金屬物質,它們隻由一種原子組成并且單獨地或組合地構成一切物質;化學元素的簡稱 要素詳細解釋.猶言本質;要素。 鄭澤 《雜詩五首答鈍庵》:“ 象罔 得真詮,巖扃守元素
專業解析
放射性元素指自然界或人工合成的、原子核不穩定,能自發釋放粒子或電磁輻射(如α、β、γ射線)并轉變為其他元素的化學元素。其核心特性包括:
-
自發衰變
原子核無需外界作用即可發生衰變,釋放能量并生成新元素。例如鈾-238衰變為钍-234(α衰變),碳-14衰變為氮-14(β衰變)。
-
半衰期差異
不同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原子核衰變一半所需時間)跨度極大,如钋-214半衰期僅0.000164秒,而鈾-238長達45億年。
-
輻射類型
衰變過程伴隨三種主要輻射:
- α射線(氦核流,穿透力弱)
- β射線(電子流,中等穿透)
- γ射線(高頻光子,強穿透)
-
天然與人工之分
- 天然放射性元素:存在于地殼(如鈾、钍、鐳),是地球熱源之一。
- 人工放射性元素:通過核反應合成(如锝-99、钚-239),用于醫療與能源。
-
應用與防護
醫療(放射治療、影像診斷)、工業(無損檢測)、能源(核電站)等領域廣泛應用,但需嚴格防護輻射危害(如屏蔽、距離控制)。
權威參考來源: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放射性"條目
- 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放射性元素衰變原理》
- 中國核學會官網科普專欄 www.ns.org.cn/kepu
- 《辭海》(第七版)"人工放射性元素"釋義
- 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輻射防護手冊》
網絡擴展解釋
放射性元素是指能夠自發地從原子核内部釋放粒子或射線(如α粒子、β射線、γ射線等),同時釋放能量并衰變為穩定元素的化學元素。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特性
放射性元素的不穩定原子核會通過放射性衰變轉變為更穩定的形态。這一過程伴隨三種主要射線:
- α射線(氦核):穿透力弱,可被紙張阻擋;
- β射線(高速電子):穿透力中等,需鋁箔阻擋;
- γ射線(高能光子):穿透力極強,需厚鉛或混凝土阻擋。
2.分類
- 天然放射性元素:如鈾(U)、钍(Th)、鐳(Ra),存在于自然界中。
- 人工放射性元素:通過核反應合成,如钚(Pu)、钷(Pm)等。
3.原子序數範圍
- 原子序數≥84的元素(如钋、鐳)均為放射性元素;
- 部分原子序數<84的元素(如锝Tc-43、钷Pm-61)也因所有同位素不穩定而被歸為此類。
4.應用領域
放射性元素被廣泛應用于:
- 能源:核電站利用鈾的裂變反應發電;
- 醫療:钴-60用于癌症放療,锝-99用于影像診斷;
- 工業與科研:同位素示蹤、材料檢測等。
5.曆史背景
鈾(1789年發現)和钍(1828年發現)最初被視為普通金屬,直至19世紀末發現其放射性特性,開啟了核物理研究。
注:需注意“放射性元素”與“放射性同位素”的區别,前者指所有同位素均具放射性的元素,後者僅指某一元素的特定放射性原子形态(如碳-14是碳的放射性同位素,但碳元素本身不屬放射性元素)。
别人正在浏覽...
阿法百雷闆弱表針兵戈擾攘逼責岑岑昌朝禅學赤繩系足侈心仇人相見,分外眼明玚琫道無拾遺電矛墊褥第家抵牛法名放遠鳳麟洲奉事撫式腹心之患寡學黑不溜秋黑漆一團晃射豢腴化魚撝避會且絶美良緣嶺嶂龍蹲虎踞龍湫茶啰巷拽街率志齧雪輕脆窮燒跂趾痊複肉燎尚章蛇解聲教屍利素餐索取饕湎逃匿天齊拓開危而不持文匣侮駡下嫁先悉必具洩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