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索取的意思、索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索取的解釋

[ask for;exact;demand] 要求得到;讨取

索取資料

詳細解釋

讨取。《北史·祖珽傳》:“ 元康 被傷創重,倩 珽 作書,屬家累事,并雲‘ 祖喜 邊有少許物,宜早索取’。”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一折:“老相公不知,我有三條妙計,索取 荊州 。”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四》:“父財可索取,而不可穿窬。” 魏巍 《東方》第三部第十一章:“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呢,或者是為了向人民索取優厚的報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索取”是現代漢語中由“索”與“取”構成的聯合式動詞,其核心含義為通過主動要求獲得事物。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該詞特指“要求得到,讨取”,強調行為主體帶有明确目的性的獲取動作。

從詞源學角度考察,“索”本義指繩索,《說文解字》釋為“草有莖葉可作繩索”,後引申為“尋求”義;“取”在甲骨文中即有用手持耳表獲取戰利品之意。二字複合後構成索取一詞,完整呈現“通過主動尋求實現獲取”的語義邏輯。

該詞的現代用法包含三個維度:①物質層面的獲取,如“索取發票”“索取賠償”;②非物質權益主張,如“索取知情權”;③特殊語境下的貶義用法,如“一味索取不付出”。需要注意的是,在法律語境中,“合法索取”與“非法索要”存在明确界定差異。

近義詞系統包含“索求”“索要”等,反義詞組則有“奉獻”“給予”等。《新華同義詞詞典》特别指出,“索取”相較于“索要”,更強調獲取行為的正當性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索取”是一個漢語動詞,表示主動要求得到某種事物或利益,通常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和主動性。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含義


使用場景與情感色彩

  1. 中性或正面語境

    • 指向合理、正當的請求,如:
      • 索取學習資料、索取發票、索取報酬(基于勞動或合同約定)。
    • 例:員工有權向公司索取工資單()。
  2. 負面語境

    • 隱含“強制、不合理”的意味,如:
      • 索取賄賂、索取他人財物(可能涉及法律問題)。
    • 例:某些機構以權謀私,向民衆索取好處費()。

語法與搭配


近義詞對比

  1. 索要:更中性,強調“提出要求”,未必隱含負面意義(如:索要收據)。
  2. 強求:帶有強迫性,負面色彩更濃(如:強求他人服從)。
  3. 勒索:特指通過威脅手段索取財物,屬違法行為。

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示例或辨析其他詞彙,可提供具體語境再作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柏林牆暴害辯通車塵齒革垂棘楚謡達人知命大學士掉歪冬天裡的春天都船蠹役惡濫犯教飛魚服奮臂鋒銳分治汩淴鬼靈精黃六黃梅季奸頑極麗進望即夕獧利課核鵾鲸酪蘇掠立利鋒面子迷溜沒亂民疾民生塗炭牛頓色散實驗砮石盼禱迫降倩影奇奇怪怪齊人繞指擅制生處市權霜廷束戈卷甲蜀侯說喈蒜韲淘虜搨翼天涯比鄰推闆紋章相工醎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