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傳月下老人主司人間婚姻,其囊中有赤繩,于冥冥之中系住男女之足,雙方即注定為夫婦。 唐 李複言 《續玄怪錄·定婚店》:“ 韋固 少未娶,旅次 宋城 ,遇老人倚囊而坐,向月檢書。因問之。答曰:‘此幽明之書。’ 固 曰:‘然則君何主?’曰:‘主天下之婚姻耳。’因問囊中赤繩子,曰:‘此以繫夫婦之足,雖仇家異域,此繩一繫之,終不可易。’”《醒世恒言·吳衙内鄰舟赴約》:“五百年前合為夫婦,月下老赤繩繫足。” 清 蒲松齡 《代王次公與顔山趙啟》:“月老翻書,幸赤繩繫足;天孫隔渡,賴烏鵲填橋。”亦作“ 赤繩綰足 ”。 明 張景 《飛丸記·盟尋泉石》:“想赤繩綰足再難逃,隻願得同諧到老,歷天長地久,永把瑟琴調。”亦作“ 赤繩繫蹤 ”。 明 陸采 《懷香記·飛報捷音》:“ 藍田 璧先種,赤繩繫蹤。”
“赤繩系足”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傳說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指月下老人用紅繩将注定成為夫妻的男女之足系在一起,象征命中注定的姻緣。舊時多用于形容經媒人牽線結成的婚姻。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演變或文學引用,可參考《續玄怪錄》原文及明清小說相關段落。
赤繩系足這個成語由三個漢字組成。其中,赤的部首是火,共五筆;繩的部首是纟,共八筆;系的部首是纟,共八筆;足的部首是⺾(疋),共四筆。
據傳,赤繩系足這個成語源于古代民間傳說。故事講述了上天用一根赤紅的繩子将兩個人的腳緊緊地系在一起,象征命中注定的姻緣無法改變。在繁體字中,赤繩系足的寫法為「赤繩繫足」。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赤繩系足的赤字寫作「赤足」,繩字寫作「繩」,系字寫作「繫」。這些字形與現代漢字寫法稍有不同,但仍傳遞了同樣的意思。
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兩個人注定要走到一起,如:「他們就像赤繩系足,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無法分開。」
赤繩系足,沒有組詞的常見用法。在意義上,它的近義詞可以是天作之合、天緣巧合。而與命中注定的姻緣相反,可以使用無緣無故、無緣無辜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