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口氣息。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學賦》:“懅生死於半氣,惜百年於一光。” 南朝 梁 江淹 《橫吹賦》:“重一命而若煙,知半氣之如燭。”
半氣在漢語中屬于古語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其核心含義指氣息微弱、奄奄一息的狀态,常用于形容生命垂危或極度衰弱的狀況。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指呼吸微弱、接近斷絕的生命狀态。
出處:
《漢語大詞典》(第1卷第755頁)明确釋義為:“氣息微弱,奄奄一息。”
《中文大辭典》(第2冊第189頁)釋例:“半氣者,氣息僅存也。”
“(黛玉)隻剩得殘喘微延,半氣半咽。” 此例描寫林黛玉臨終前氣息奄奄之态。
來源:曹雪芹《紅樓夢》通行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286頁)。
“那孩子被打得半死,丢在溝邊,隻剩半氣。” 形容重傷後瀕死狀态。
來源:馮夢龍《醒世恒言》(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215頁)。
與近義詞“奄奄一息”相比:
依據:《古漢語近義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5年版,第42頁)。
綜合來源:
釋義部分引自《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版)、《中文大辭典》(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73年版);書證取自《紅樓夢》《醒世恒言》權威校注本;語義辨析參考《古漢語近義詞詞典》(商務印書館)。因未檢索到相關網頁來源,以上内容均依據紙質權威辭書及古籍文獻。
“半氣”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多層面的解釋和用法:
指半口氣息,常用于描述生命或狀态的微弱延續。例如南朝梁文學家江淹在《丹砂可學賦》中寫道:“懅生死於半氣,惜百年於一光”,比喻生命如微弱燭光般短暫。
提示:若需查看更多古典文獻引用或現代用法分析,可參考查字典或相關詩詞解析。
幫倒忙寶陀岩北方不得善終産馬朝甯棽離厝言鼎鼎惡戲蜚讒鋼纜更弦改轍乖衷廣潒瓜丘孤飄黑辦紅裙後式恢闊回腰膠合闆鲫溜經資寄書九雇戢翼絶吭劇吏駿馭孔壺獵主利權厘然流精俚亵門禁棉紅蜘蛛木曜日磅礴破敗破壁前溪曲慶幸旗校鵲醆染鼎人生在勤螪何少妻折口深采生子甚娘順適譚説退色吞聲忍氣賢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