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紅色裙子。 南朝 陳後主 《日出東南隅行》:“紅裙結未解,緑綺自難徽。” 唐 萬楚 《五日觀妓》詩:“眉黛奪将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 唐 皇甫松 《采蓮子》詞:“晚來弄水船頭濕,更脫紅裙裹鴨兒。”
(2).指美女。 唐 韓愈 《醉贈張秘書》詩:“不解文字飲,惟能醉紅裙。” 宋 施彥執 《北牕炙輠》卷下:“或人厚我,使紅裙傳觴,盤列珍羞。”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湖賞》:“尊有緑蟻,座有紅裙,與你痛飲一回何如?”《三國演義》第九回:“司徒妙算托紅裙,不用幹戈不用兵。”
“紅裙”一詞主要有兩層含義,綜合多個來源的信息解釋如下:
指字面意義上的紅色服飾,常用于古代詩詞中描寫女性裝扮。例如:
古代文學中常以服飾特征借代人物,例如:
該詞兼具具象與抽象意義,既指實物服飾(如漢典的直譯),又在文學語境中成為女性美的象征符號。現代使用中,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紅裙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一種顔色為紅色的女性裙子。
紅裙的部首是纟(糾)和衣,總共有10個筆畫。
紅裙一詞的來源比較簡單明了,就是由紅色和裙子兩個詞組合而成的。紅色代表着熱情、活力和喜慶,裙子則是指女性穿的下身服裝。因此,紅裙在漢語中常常用來形容女性穿着鮮豔、妖娆的裙子。
紅裙的繁體字為「紅裙」。
在古時候,紅裙的漢字寫法可能略有不同。然而,由于現代漢字書寫的統一,我們現在隻使用「紅裙」這種現代寫法。
1. 她身穿一襲紅裙,優雅地走進了宴會廳。
2. 這條紅裙真漂亮,適合夏天的聚會。
紅裙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構成一些新的詞語,例如:
1. 紅裙子:指的是紅色的裙子。
2. 紅裙舞:指的是女性穿着紅裙跳舞。
紅裙的近義詞包括:紅色裙子、紅色長裙。
紅裙的反義詞包括:藍裙、綠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