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對内守衛本土。 漢 賈誼 《新書·過秦上》:“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 金 王若虛 《贈昭毅大将軍高公墓碣》:“撫安遺黎,内守外攘,以鳩完復之功,闔境晏然,遂成樂土。”
(2).本身的操守。 漢 荀悅 《申鑒·雜言上》:“君戒專欲,臣戒專利……故明王慎内守,除外寇而重内寶。” 金 朱之才 《寓言》詩之二:“霜雪枯萬幹,松柏有常青。内守初已定,外變終難更。”
“内守”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兩層核心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對内守衛本土
指在内部或本土範圍内進行防禦和保護。常見于曆史文獻或軍事語境,強調對領土或政權的内部穩固。
本身的操守
指個人内在的道德修養或精神堅守,強調自我約束與内在原則。
成語含義
作為成語時,“内守”描述在困境或危險中采取保守策略,如不外出冒險、專注自我保護。例如:“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精神内守,病安從來”(《黃帝内經》思想延伸)。
使用場景
如需更完整例句或文獻原文,可參考《新書》《申鑒》等古籍,或查閱等網頁。
内守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包括“内”和“守”兩個字。
“内”是一個多音字,其部首為人字旁,拆分部首為冂,總筆畫數為六,是一個常見的漢字。它有許多不同的意思,包括内部、内在、内心等。
“守”是一個多音字,其部首為宀,拆分部首為一,總筆畫數為八,也是一個常見的漢字。它有諸多義項,包括保持、守護、遵守等。
兩個字合在一起組成的“内守”一詞,意指在内部守護、保持某種狀态或态度。它是一個形容詞,在現代漢語中用得較少,更多的在一些比喻、修辭的場合中使用。
在繁體字中,“内”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而“守”字的繁體寫法為“守”,與其簡體字一緻。
古時候,“内守”這個詞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古代漢字的變化相對較小,因此在形态上并沒有太大的不同。
以下是一些關于“内守”的例句:
1. 他對自己的内守極有激情。
2. 在這個團隊中,她是内守的守護者。
3. 内守美德是一個人品質的重要體現。
組詞:内向、内部、内心等
近義詞:保持、堅守、維護等
反義詞:外放、逃避、放棄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