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矻矻。勤勞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有人以 王中郎 ( 王坦之 )比車騎( 謝玄 )。車騎聞之曰:‘伊窟窟成就。’” 劉孝标 注引《續晉陽秋》:“ 坦之 雅貴有識量,風格峻整。”
“窟窟”是一個古漢語疊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基本釋義
該詞意為“勤勞、勤勉的樣子”,與“矻矻(kū kū)”同義。例如《世說新語·品藻》中記載,謝玄評價王坦之“伊窟窟成就”,即稱贊其勤勉有為。
古籍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在《世說新語》中引用此詞,劉孝标的注解進一步說明王坦之“雅貴有識量,風格峻整”,側面印證“窟窟”含嚴謹勤勉之意。
相關漢字解析
單字“窟”本義為洞穴(如“石窟”“狡兔三窟”),後引申為人群聚集處(如“匪窟”)。但“窟窟”作為疊詞時,與單字含義無關,屬特殊用法。
現代用法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引用,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勤勉”的褒義色彩。
“窟窟”是形容人勤勉努力的書面詞彙,需注意與單字“窟”的洞穴含義區分。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世說新語》及《續晉陽秋》等文獻。
《窟窟》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窄小、狹窄”。通常用來形容地方狹小、局限狹窄等情況。
《窟窟》的部首是“穴”(有時也被歸類為“宀”),總筆畫數為15畫。
《窟窟》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窟」。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它通常采用豎排的形式:“豎鈎”+“重心”+“雙點”。
1. 山洞裡又暗又窟窟,我們隻能小心翼翼地前進。
2. 這條小路彎彎曲曲,路面很窟窟,得小心不要摔倒。
組詞:窟窿、深窟、地窖
近義詞:狹窄、狹小
反義詞:寬敞、廣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