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洽雠糜的意思、敦洽雠糜的詳細解釋
敦洽雠糜的解釋
古丑女名。因其敦厚和合與人無仇,故名。糜,通“ 靡 ”。《呂氏春秋·遇合》:“ 陳 有惡人焉,曰 敦洽讎糜 ,雄顙廣顔,色如漆赬,垂眼臨鼻,長肘而盭。 陳侯 見而甚説之,外使治其國,内使制其身。” 陳奇猷 校釋:“敦猶言敦厚。洽,合也。讎,仇也。糜、靡通,無也。‘ 敦洽讎 糜’,猶言敦厚和合與人無仇也。”糜,一本作“ 麋 ”。亦省作“ 敦洽 ”。《文選·劉孝标<辯命論>》:“ 猗頓 之與 黔婁 , 陽文 之與 敦洽 。” 呂延濟 注:“ 陽文 ,美女; 敦洽 ,丑女。” 北齊 劉晝 《新論·殊好》:“ 陳侯 悅 敦洽 之丑狀,弗貿 陽文 之婉姿。” 唐 皮日休 《悼賈》:“ 子都 蒙袂兮, 敦洽 騁姿。”
詞語分解
- 敦洽的解釋 見“ 敦洽讎糜 ”。
- 糜的解釋 糜 í 粥:肉糜。糜沸(形容混亂紛擾)。 爛,碎:糜爛。糜軀(犧牲生命)。糜滅。 浪費:糜費。 姓。 糜 é 不黏的黍(亦稱“穄”):糜子。糜黍。糜子面。 筆畫數:; 部首: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敦洽雠糜”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古籍文獻理解:
一、基本釋義
- 發音:dūn qià chóu mí(部分文獻注音為méi,但以“mí”更常見)。
- 本義:指古代丑女的名字,出自《呂氏春秋·遇合》。因其性格“敦厚和合,與人無仇”,故得此名。其中“糜”通“靡”(無、沒有)。
二、出處與典故
-
文獻來源
《呂氏春秋》記載,陳國有一相貌丑陋的女子名為“敦洽雠糜”,她額頭寬大、面色黑紅、眼睛下垂、鼻子高且肘部畸形。然而陳侯卻十分喜愛她,甚至委以治國重任。
-
命名緣由
“敦”指敦厚,“洽”意為和睦,“雠”通“仇”,“糜”通“靡”(無),整體意為“敦厚合群且無仇怨”。
三、引申用法
- 文學意象
後世文學作品中常以“敦洽雠糜”代指貌丑但德行高尚之人。例如唐代皮日休《悼賈》中以“敦洽騁姿”對比美丑,表達對品德的重視。
- 誤用情況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其解釋為“人際關系親密”,實為混淆了其他成語(如“情投意合”)的釋義,需注意區分。
四、參考資料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呂氏春秋·遇合》原文或漢典、國學大師等古籍解析平台。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敦洽雠糜是四個相對獨立的詞彙,分别解釋如下:
敦:表示親密、友善、和睦的意思。拆分部首:又從古。筆畫:3畫。來源:甲骨文時期已有使用,後來演變為現代漢字。繁體:敦。
洽:表示溝通、交流、接洽的意思。拆分部首:氵和合。筆畫:9畫。來源:出自《五經》之一的《易經》。繁體:洽。
雠:表示争鬥、争吵、沖突的意思。拆分部首:青和雨之半。筆畫:14畫。來源:出自《說文解字》。繁體:讎。
糜:表示破碎、糟糕、消散的意思。拆分部首:米和迷之半。筆畫:16畫。來源:出自《說文解字》。繁體:糜。
以下是關于敦洽雠糜的例句:
1. 他們之間的關系非常敦睦,經常一起玩樂。
2. 我們需要洽談一下合作事宜。
3. 這場争執導緻了雙方之間的雠端。
4. 這個計劃已經糜爛不堪,我們需要重新設計。
其他相關信息如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請提供更具體的要求。謝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