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頓辔的意思、頓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頓辔的解釋

(1).猶停車。《文選·陸機<赴洛道中作>詩之二》:“頓轡倚嵩巖,側聽悲風響。” 李善 注:“頓,猶舍也。” 唐 孫恂 《獵狐記》:“無何,小駟頓轡,閽者覺之,隔闔而問阿誰。” 宋 賀鑄 《宿寶泉山慧日寺》詩:“頓轡阿蘭若,虛庭月正中。”

(2).死的婉稱。《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四牡方馳,六龍頓轡。” 李善 注:“頓轡,喻死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頓辔(dùn pèi)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由“頓”和“辔”二字組成,其含義可從字源與典籍用例兩方面解析:

  1. 字義拆解

    • 頓:本義為以首叩地,引申為停頓、整頓。《說文解字》釋“頓”為“下首也”,段玉裁注:“引申為停頓。”
    • 辔:指駕馭馬匹的缰繩。《說文解字》載:“辔,馬縻也”,即控制馬的行止工具。

      二字組合後,字面意為“停駐缰繩”,即勒馬止行。

  2. 核心釋義

    • 本義:指停下馬車或馬匹,如《文選·潘嶽〈西征賦〉》載:“頓辔清漳,息駕芳甸。”李善注:“頓辔,駐馬也。”
    • 引申義:
      • 羁留、止息:喻指人生際遇中的停滞,如《晉書·庾亮傳》:“物極則反,頓辔于中衢。”
      • 整頓行裝:含暫歇後重新啟程之意,如陸機《赴洛道中作》:“頓辔倚嵩岩,側聽悲風響。”
  3. 典籍例證

    • 《昭明文選·卷二十六》引謝靈運詩:“夕息頓辔林,朝遊京華邑。”
    • 《世說新語·雅量》:“庾太尉乘馬欲行,頓辔不前,徐謂左右曰:‘此馬乃欺人。’”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頓辔”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ùn pèi,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1. 字面意義:停車
    “頓”指停止、暫停,“辔”是駕馭牲口的缰繩,合起來表示勒住缰繩使車馬停下。例如古文中“文六龍頓辔”,即用此意。該詞常見于描述古代車馬行進中的暫停動作,如“頓毂”“頓駕”等同義詞()。

  2. 引申義:死亡的婉稱
    在特定語境下,“頓辔”被用作對“死亡”的委婉表達,比喻生命如車馬般停止前行()。這一用法較為隱晦,多見于文學或傳統文本中。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頓”的筆畫、部首等字形信息,可參考字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半間半界補償巢龜塵素創啟竄掇翠袖紅裙打如願登侑亸懶度日如歲放悖訪古煩聒風轫拂天冠劍橫堂屋佪佪換心踐期計課近光鏡子金雞納樹季隨局曲跨蹤暌孤虧誤憐矜料然流抵論議風生媚骨沒可得迷航鳴雌墨池記木梗人南華夢片辭寝端清澄清正齊遬軟柔射鸱都将世臣勢利誓泉之譏俗本湯包貪花頹瀾向明鮮濃閑世賢子小老婆洩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