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辔的意思、顿辔的详细解释
顿辔的解释
(1).犹停车。《文选·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之二》:“顿轡倚嵩巖,侧听悲风响。” 李善 注:“顿,犹舍也。” 唐 孙恂 《猎狐记》:“无何,小駟顿轡,閽者觉之,隔闔而问阿谁。” 宋 贺铸 《宿宝泉山慧日寺》诗:“顿轡阿兰若,虚庭月正中。”
(2).死的婉称。《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四牡方驰,六龙顿轡。” 李善 注:“顿轡,喻死也。”
词语分解
- 顿的解释 顿 (頓) ù 很短时间的停止:停顿。顿宕。抑扬顿挫。 忽然,立刻,一下子:顿然。顿即。顿悟。茅塞顿开。 叩,跺:顿首再拜。 处理,设置:安顿。整顿。 疲乏:困顿。劳顿。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
- 辔的解释 辔 (轡) è 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辔头。鞍辔。按辔徐行。 笔画数:; 部首:车;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顿辔(dùn pèi)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由“顿”和“辔”二字组成,其含义可从字源与典籍用例两方面解析:
-
字义拆解
- 顿:本义为以首叩地,引申为停顿、整顿。《说文解字》释“顿”为“下首也”,段玉裁注:“引申为停顿。”
- 辔:指驾驭马匹的缰绳。《说文解字》载:“辔,马縻也”,即控制马的行止工具。
二字组合后,字面意为“停驻缰绳”,即勒马止行。
-
核心释义
- 本义:指停下马车或马匹,如《文选·潘岳〈西征赋〉》载:“顿辔清漳,息驾芳甸。”李善注:“顿辔,驻马也。”
- 引申义:
- 羁留、止息:喻指人生际遇中的停滞,如《晋书·庾亮传》:“物极则反,顿辔于中衢。”
- 整顿行装:含暂歇后重新启程之意,如陆机《赴洛道中作》:“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
典籍例证
- 《昭明文选·卷二十六》引谢灵运诗:“夕息顿辔林,朝游京华邑。”
- 《世说新语·雅量》:“庾太尉乘马欲行,顿辔不前,徐谓左右曰:‘此马乃欺人。’”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12卷,第213页,上海辞书出版社。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45页。
- 在线辞源解析可参阅汉语辞源数据库(需核实链接有效性)。
网络扩展解释
“顿辔”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ùn pèi,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
字面意义:停车
“顿”指停止、暂停,“辔”是驾驭牲口的缰绳,合起来表示勒住缰绳使车马停下。例如古文中“文六龙顿辔”,即用此意。该词常见于描述古代车马行进中的暂停动作,如“顿毂”“顿驾”等同义词()。
-
引申义:死亡的婉称
在特定语境下,“顿辔”被用作对“死亡”的委婉表达,比喻生命如车马般停止前行()。这一用法较为隐晦,多见于文学或传统文本中。
补充说明:
- “顿”的扩展含义:除停止外,“顿”还可表示叩头(如“顿首”)、疲惫(如“兵甲顿”)等()。
- 语境差异:现代使用中,“顿辔”多保留字面意义,引申义需结合具体文意判断。
如需进一步了解“顿”的笔画、部首等字形信息,可参考字典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按劳付酬百界采山颤颤巍巍恜恜处之夷然隝人得靠竳竳冬至顿萃恶书仿斅菲履瀵沸风禽否定判断工绮馆次龟孙子谷那聒天过眼烟云狠獗獗怀真黄紫既不索阶牒肌腹急徽静响掘窖开蒙厘运蒙瞶明矾褭朶拑口挈眷耆耇乞借清谭闪走市道寿具蜀姜繐帷恬而题凤踢脱痛不欲生通化土满窝脱银侮薄吾公无款五脉现有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