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蘭苕的意思、蘭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蘭苕的解釋

蘭花。《文選·郭璞<遊仙詩>》:“翡翠戲蘭苕,容色更相鮮。” 李善 注:“蘭苕,蘭秀也。” 南朝 宋 謝靈運 《南樓中望所遲客》詩:“瑤華未堪折,蘭苕已屢摘。” 唐 杜甫 《戲為六絕句》之四:“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鲸魚碧海中。” 金 元好問 《望雲謠》:“登山採蘭苕,蘭苕霜早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蘭苕"一詞在漢語中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蘊,主要可從以下三個層面進行解析:


一、字源本義

  1. "蘭"

    指蘭草,古代多指菊科澤蘭屬植物(如佩蘭),或泛指香草。《說文解字》釋為"香草也",象征高潔品格。

    來源:《說文解字注》:"蘭,香艸也。"

  2. "苕"

    原義為淩霄花(Campsis grandiflora),或蘆葦的花穗。《爾雅·釋草》:"苕,陵苕。黃華蔈,白華茇。"

    來源:《爾雅注疏》卷八。

  3. "蘭苕"并稱

    本指蘭草與淩霄花,後常作為香草意象的泛稱,多見于詩文。如郭璞《遊仙詩》:"翡翠戲蘭苕,容色更相鮮。"


二、文學意象與象征

  1. 高潔之美

    在古典詩文中,"蘭苕"多喻指清雅脫俗的景物或人物風姿。如杜甫《戲為六絕句》:"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鲸魚碧海中",以"翡翠蘭苕"比喻纖巧绮麗的文風。

    來源:《杜詩詳注》卷十一。

  2. 脆弱與短暫

    因蘭苕枝葉纖細,易被風雨摧折,詩人常借其隱喻美好事物的易逝。李白《答高山人》詩雲:"蘭苕采翡翠,佩服無光輝",暗含對生命脆弱的慨歎。


三、植物學考辨

  1. 蘭草考

    古代"蘭"非今之蘭花(蘭科),而多指菊科澤蘭(Eupatorium fortunei),具香氣,可入藥。《本草綱目》載:"蘭草,澤蘭一類二種……生于水旁。"

    來源:《本草綱目》草部第十四卷。

  2. 苕實考

    "苕"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陵苕",即淩霄花,屬紫葳科攀援植物。其花橙紅,仲夏盛放,故有"苕之華,芸其黃矣"(《詩經·小雅》)之詠。

    來源:《毛詩正義》卷十五。


經典文獻引用示例

郭璞《遊仙詩》:"綠蘿結高林,蒙籠蓋一山。中有冥寂士,靜嘯撫清弦。放情淩霄外,嚼蕊挹飛泉。赤松臨上遊,駕鴻乘紫煙。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借問蜉蝣輩,甯知龜鶴年?翡翠戲蘭苕,容色更相鮮。"

來源:《文選》卷二十一·詩乙。

(注:文獻來源标注依據權威古籍版本,部分鍊接因古籍數據庫權限限制未提供,可參考"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或"國學大師"(guoxuedashi.com)平台檢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蘭苕”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蘭苕(拼音:lán tiáo)指蘭花,特指蘭花的莖葉或花朵部分。例如《文選·郭璞〈遊仙詩〉》中“翡翠戲蘭苕,容色更相鮮”,李善注解釋為“蘭苕,蘭秀也”,即蘭花的秀美部分。


二、文學與詩詞中的意象

  1. 比喻高潔與美麗
    蘭花自古象征高潔品格,因此“蘭苕”常被用于詩詞中,如杜甫《戲為六絕句》中的“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鲸魚碧海中”,以“翡翠蘭苕”形容文風纖巧豔麗,與雄渾的“鲸魚碧海”形成對比。

  2. 具體詩句引用

    • 唐代李群玉《長沙九日登東樓觀舞》中“翩如蘭苕翠,婉如遊龍舉”,用“蘭苕”描繪舞姿的輕盈柔美。
    • 元好問《望雲謠》中“登山採蘭苕,蘭苕霜早凋”,則借蘭花凋零暗喻時光易逝。

三、常見用法與注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文選》《杜工部集》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弊薄别屯彼一時,此一時趵突參求茶匙長表成歡初程脣齒從頭彈窩雕鵬遞過地掌櫃阿堵物反虞返棹分錯風承奉辔豐神俯拾感生帝感慰鈎鉏構隟畫樣昏撓婚親禍害交運蛟子颉皇金篦刮目晶瑩揪斂聯保沒方寸蒙瞢朦朦瞑視謀臣翩幡潑冷水蜷蜿三耳鲨浔勝否椉鹥十款天條勢派十停說舌銅刻同體托生僞化聞風而興文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