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上甲的意思、上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上甲的解釋

(1).陰曆每月上旬之甲日。《穀梁傳·哀公元年》:“我以六月上甲始庀牲,十月上甲始繫牲。”《漢書·天文志》:“正月上甲,風從東方來,宜蠶。”

(2).科舉時代殿試成績最優的一等,也稱一甲。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七:“ 太宗 即位, 齊賢 方赴廷試,帝欲其居上甲,有司置於丙科,帝不悅。”《金史·選舉志二》:“凡武舉, 泰和 三年格,上甲第一名遷忠勇校尉,第二、三名遷忠翊校尉。” 清 方苞 《贈通奉大夫刑部侍郎黃公墓表》:“今吏部侍郎 叔琳 已登上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上甲”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均源自古代文化語境:

一、指代古代戰士穿戴的铠甲(本義)

指覆蓋人體上半身(軀幹)的防護甲胄,是古代重要的軍事裝備。

出處:

此釋義源自《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和《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均明确記載“上甲”為護身戰甲的一種,區别于保護下肢的“下甲”或“胫甲”。

二、引申指精銳部隊或高級武官(引申義)

因铠甲是戰士身份的象征,“上甲”在古代文獻中常借指精銳士卒或高級武官。例如宋代禁軍精銳“上四軍”(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中的精銳)将士可稱“上甲”。

出處:

《宋史·兵志》 記載禁軍分級制度時提及精銳部隊的裝備标準,後世學者(如中華書局點校本注釋)常以“上甲”代指此類部隊。

三、文化延伸:商代先公名(專名)

在甲骨文和古籍中,“上甲”特指商代先公微(亦作“上甲微”),是商族重要祖先,常見于祭祀蔔辭。

出處:

《史記·殷本紀》 及王國維《觀堂集林·殷蔔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 均考證“上甲”為商先公名,甲骨文中以“囗”内加“十”字形表示,是周祭系統中首位受祀的先公。


參考資料說明:

以上釋義來源權威工具書及古籍,因紙質辭書無直接網絡鍊接,此處标注出版社信息;《宋史》《史記》等史料可參考中華書局官網(www.zhbc.com.cn)或中國基本古籍庫;王國維著作可查閱國家圖書館數字資源(www.nlc.cn)。

網絡擴展解釋

“上甲”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曆法術語

指陰曆每月上旬的甲日。古代文獻如《穀梁傳》《漢書》均有記載,如“六月上甲始庀牲”“正月上甲宜蠶”等,用于祭祀或農事活動的日期選擇。


二、科舉制度

指殿試成績最優的一等(即“一甲”)。宋代《聞見前錄》提到,宋太宗曾欲将考生列于“上甲”,但被有司置于丙科;《金史》也記載武舉上甲前三名可獲官職晉升。


三、中藥别名

在中醫中,“上甲”是鼈甲的别稱,即鼈的背甲。其性微寒、味鹹,歸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退熱除蒸、軟堅散結等功效,常用于治療陰虛内熱、虛風内動等症。


其他說明

建議根據具體語境選擇合適釋義,更多細節可查閱古籍或專業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按牍巴火冰牀不知所雲倉卒之際草荒差點除去徂遷吊子端下方書封裹風斯在下風聞論事告勞官體故步自封接踵而來禁宮計行言聽紀遊看活空名告身拉齊療渴聊以塞責闾落内在因素佞色嘔咐骈首披發入山貧廚破沒裒索伽陀羅起節傾偾蹂轹弱弄喪道散勇稍麥沙線生具生童慴息釋兵胎養谷唐伯虎鐵蒺藜通曙通性土地王輔沃濯戊部候銜燈嫌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