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木的意思、斷木的詳細解釋
斷木的解釋
(1).截斷木材或樹木。 漢 揚雄 《法言·吾子》:“斷木為棋,梡革為鞠,亦皆有法焉。”
(2).鋸斷之木;片段之木。 宋 蘇舜欽 《上執政啟》:“古人覩道上之遺簪,為之泣涕;匠者得溝中之斷木,飾以青黃。”
(3).啄木鳥。 宋 梅堯臣 《彼鴷吟》:“斷木喙雖長,不啄栢與松。松栢本堅直,中心無蠧蟲。”
詞語分解
- 斷的解釋 斷 (斷) à 長形的東西從中間分開:斷裂。斷層。斷面。截斷。斷腸。斷魂。斷線風筝。 不繼續,禁絕:斷糧。斷水。斷炊。斷奶。斷檔。斷流。斷種(弉 )。斷交。斷片。斷續。斷子絕孫。 判定,決定:判斷。診
- 木的解釋 木 ù 樹類植物的通稱:樹木。喬木。灌木。木石(樹木和石頭,喻沒有知覺和情感的東西)。緣木求魚。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棺材:棺木。 質樸:木讷(樸實遲鈍)。 呆笨:木雞。
網絡擴展解釋
“斷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不同角度解釋,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釋義:
-
截斷木材或樹木
指将木材或樹木切斷的動作。這一含義在漢代典籍中已有記載,如揚雄《法言·吾子》提到:“斷木為棋,梡革為鞠,亦皆有法焉”,指用截斷的木頭制作棋子。
-
鋸斷的木頭片段
指被切割後的零碎木材。宋代蘇舜欽在《上執政啟》中寫道:“匠者得溝中之斷木,飾以青黃”,比喻即使是零碎木材也可被加工利用。
-
啄木鳥的别稱
此義為古代用法,見于宋代梅堯臣的《彼鴷吟》:“斷木喙雖長,不啄栢與松”,以“斷木”代指啄木鳥。
補充說明:
- 字義上,“斷”指分割、截斷,“木”指樹木或木材。
- 第三個釋義(啄木鳥)在現代已較少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斷木》一詞的意思是指被砍斷或折斷的木材。它由“斷”和“木”兩個部分組成。
“斷”是一個獨立的字,它的部首是“斷”;它的筆畫數是4畫。
“木”也是一個獨立的字,它的部首是“木”;它的筆畫數是4畫。
《斷木》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使用。在古時候,漢字更加簡化,并且有不同的寫法。然而,這個詞的繁體形式仍然是“斷木”。
以下是一些關于《斷木》的例句:
1. 他砍斷了一根樹木。
2. 森林中滿地都是斷木。
一些與《斷木》相關的組詞包括:木材、木頭、木塊等。
與《斷木》近義的詞彙有:砍木、劈木等。
與《斷木》反義的詞彙有:完整的木材、未斷裂的木塊等。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