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颔聯的意思、颔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颔聯的解釋

[the 3rd and 4th lines in a lüshi poem] 律詩的第二聯(三、四兩句),一般要求對仗

詳細解釋

指律詩的第二聯(三、四對句)。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有古律……有今律,有頷聯,有頸聯,有發端,有落句。” 宋 曾慥 《類說·續金針詩格·四聯》:“第二聯謂之頷聯,第三聯謂之頸聯,須字字對。”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卷三:“七言律有起、有承、有轉、有合……承為頷聯,或寫意,或寫景,或書事,或用事引證,要接破題,如驪龍之珠,抱而不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颔聯是漢語詩詞術語,特指律詩中的第二聯(第三、四句),其名稱與結構特點如下:

  1. 定義與位置
    颔聯屬于律詩四聯(首聯、颔聯、頸聯、尾聯)中的第二聯,即全詩的第三、四兩句。例如孟浩然《過故人莊》中“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即為颔聯。

  2. 對仗要求
    颔聯需遵循律詩的嚴格對仗規則,要求兩句在詞性、結構、平仄等方面形成工整對應。如杜甫《春望》颔聯“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中,“感時”對“恨别”,“花濺淚”對“鳥驚心”。

  3. 名稱由來
    “颔”本義指下巴,古人将律詩四聯對應人體部位:首聯為頭,颔聯為下巴,頸聯為脖子,尾聯為尾部。颔聯位于全詩中部,起承上啟下作用。

  4. 與其他聯的區别

    • 首聯(一、二句):破題,點明主題。
    • 頸聯(五、六句):深化意境,常為全詩高潮。
    • 尾聯(七、八句):收束全篇,多含哲理或抒情。

示例
王維《山居秋暝》颔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通過自然景物對仗,展現靜谧意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颔聯的意思

颔聯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句子通過内容或情感進行銜接或聯接的情況,常用于文學作品、演講或文章中。

拆分部首和筆畫

颔聯的拆分部首是頸(一)并包含有一個簡體字。

颔聯的總筆畫數為12畫。

來源及發展

颔聯最早出現于唐代,廣泛應用于古代文學作品和詩詞中。其形成主要源于作者為了更好地表達情感或展示思路,通過将句子相互連接,以形成更完整、更有連貫性的作品。

繁體

颔聯的繁體字為頷聯。

古時候漢字寫法

颔聯在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沒有太大差異。

例句

1. 他巧妙地使用颔聯,使整個演講更加有力。

2. 通過精妙的颔聯,這篇文章更加生動有趣。

組詞

1. 颔首:指點頭。

2. 聯接:指連接或聯繫。

近義詞

1. 銜接:也表示連接或聯繫的意思。

2. 連接:亦用于描述兩個句子或事物的銜接。

反義詞

1. 斷裂:與颔聯相反,表示分開或中斷。

2. 散亂:指無法連接或無序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