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迦太基的意思、迦太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迦太基的解釋

古代腓尼基人在北非今突尼斯一帶建立的國家。公元前814年由來自推羅的移民創立。為西地中海的強國,勢力遠及科西嘉、撒丁島、西西裡島西部及西班牙地中海沿岸。相繼與希臘人和羅馬人争雄。經三次布匿戰争,前146年被羅馬人所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迦太基(Carthage)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曆史名詞,其核心含義可概括如下:

一、地理與曆史背景

  1. 地理位置
    迦太基位于非洲北海岸(今突尼斯東北部),瀕臨地中海,與羅馬隔海相望。其遺址現為突尼斯著名旅遊景點,距突尼斯城約17公裡,197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

  2. 名稱由來
    腓尼基語中稱“QRT ḤDŠT”,意為“新的城市”(對應希臘語Καρχηδών,拉丁語Carthago)。早期居民為來自迦南城市泰爾(今黎巴嫩推羅)的移民。


二、曆史脈絡

  1. 建立與擴張
    據廣泛記載,迦太基建于公元前814年,由腓尼基城邦泰爾的移民建立。傳說中,女王狄多以“一張牛皮”圍地的智慧獲得土地(将牛皮切條圍成大片區域)。
    鼎盛時期疆域覆蓋北非西部、西班牙南部、西西裡島大部及地中海多個島嶼,壟斷西地中海貿易。

  2. 霸權争奪

    • 與希臘的競争:早期與古希臘争奪地中海霸權,控制西西裡等戰略要地。
    • 與羅馬的戰争:三次布匿戰争(前264–前146年)後,迦太基被羅馬徹底摧毀。第三次戰争中,羅馬軍隊圍城兩年,最終焚毀城市并夷為平地。
  3. 後續發展
    羅馬滅亡迦太基後,在原址附近重建新城,成為羅馬阿非利加省首府。7世紀阿拉伯帝國崛起後,迦太基徹底廢棄。


三、文化影響與現狀


四、引申含義

在漢語中,“迦太基”偶爾作為成語使用,比喻通過背叛或破壞手段獲利(源于其被征服的曆史),但此用法非主流,需結合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迦太基

迦太基是一個曆史悠久的詞彙,它在中文中被用來指代古代非洲北部的一座城市。此外,迦太基也可以引申為一個象征,代表強大的盛衰和曆史遺迹。

拆分部首和筆畫

迦太基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迦和太。其中,“迦”的拆分部首是辶(辵),它的筆畫數為3;“太”的拆分部首是大,它的筆畫數為3。

來源

迦太基這個詞來自于阿拉伯語中的“قرطاج”(Qartāj),意為“新城”。它最早見于公元前9世紀的史書《史記》。迦太基是古代腓尼基人的首都,後來成為北非的商業和殖民中心。

繁體

迦太基的繁體字為迦太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關于迦太基的寫法較少見,一種罕見的寫法是“迦太基”。

例句

1. 迦太基是地中海古代文明的重要遺址之一。

2. 迦太基的曆史淵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世紀。

組詞

迦太基戰争、迦太基文明、迦太基遺址。

近義詞

腓尼基、卡塔爾。

反義詞

現代、現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