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忍的意思、安忍的詳細解釋
安忍的解釋
安于做殘忍的事;殘忍。《左傳·隱公四年》:“夫 州籲 ,阻兵安忍。阻兵無衆,安忍無親,衆叛親離,難以濟矣。” 孔穎達 疏:“安忍,行虐事刑殺過度也。”《魏書·酷吏傳·崔暹》:“貪暴安忍,民庶患之。”《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十三年》:“夫絞以緻斃,斬則殊形,除惡之體,於斯已極。梟首、轘身,義無所取,不益懲肅之理,徒表安忍之懷。” 胡三省 注:“忍,殘忍也。安忍,安於為殘忍之事。” 宋 張齊賢 《洛陽搢紳舊聞記·宋太師彥筠奉佛》:“然性安忍,所幸婢妾有小過,鞭捶備至。”
詞語分解
- 安的解釋 安 ā 平靜,穩定:安定。安心。安甯。安穩。安閑。安身立命。安邦定國。 使平靜,使安定(多指心情):安民。安慰。安撫。 對生活工作等感覺滿足合適: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順利情況或反常現象像平常一樣對待
- 忍的解釋 忍 ě 耐,把感情按住不讓表現:忍耐。忍痛。忍受。容忍。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狠心,殘酷:忍心。殘忍。 筆畫數:; 部首:心;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安忍”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曆史文獻和現代用法綜合理解:
一、基本含義
“安忍”由“安”與“忍”組成:
- 安:指心靈安定、平安,如提到“安是平安、安定的意思”。
- 忍:指忍耐、寬容,如解釋為“在困難、痛苦中保持平靜”。
二、不同語境下的解釋
-
貶義用法(古代經典)
源自《左傳·隱公四年》:“阻兵安忍”,指安于殘忍之事,如過度刑殺、暴虐無道。孔穎達注釋“行虐事刑殺過度也”。此用法強調冷酷無情的負面特質。
-
褒義用法(佛教與修養層面)
佛教中“安忍”指修行者面對逆境時的平靜與堅韌,如釋迦牟尼佛轉世為忍力仙人時發願“不對衆生生瞋恨心”。現代也引申為“克制情緒、培養内在力量”的積極意義。
三、使用場景
- 負面描述:用于批判暴政或殘忍行為,如史書評價酷吏“貪暴安忍”。
- 正面引導:在個人修養或宗教語境中,強調“忍辱負重”“心性穩定”,如“安忍力”體現自我控制能力。
四、總結
“安忍”具有雙重性:
- 古代政治語境:貶義,與暴虐相關;
- 精神修養層面:褒義,體現智慧與定力。需結合具體文本判斷其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安忍,是一個中文詞彙,意思是指安定心情,忍受困難或不滿的能力。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安字旁,右邊是忍字。它的總筆畫數是12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形态的演變。在繁體字中,安字的形态為「安」,忍字的形态為「忍」。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中,「宀」元部在安字旁表示屋檐,「心」字在忍字旁表示心情。将這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安忍這個詞語的寫法。
以下是一些使用安忍這個詞的例句:
1. 在困境中,他保持了安忍的态度。
2. 她通過安忍克服了許多挑戰。
3. 我們應該學會安忍,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
一些與安忍相關的組詞包括:安心、忍耐、安撫等。
它的近義詞是:忍受、寬容、堅忍。
它的反義詞是:憤怒、不耐煩、難堪。
希望這些回答能夠滿足你對安忍這個詞的了解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會樂意幫助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