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瓦糧的意思、瓦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瓦糧的解釋

亦作“ 瓦糧 ”。舊時僧人化緣,借口建造寺院或齋供僧食,故稱。 元 無名氏 《翫江亭》第二折:“今日説道,俺員外化瓦糧來也。” 元 李壽卿 《度柳翠》第四折:“長老,師父問我時,説我化瓦糧去了也。”


見“ 瓦糧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瓦糧”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主要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瓦糧(wǎ liáng)指舊時僧人化緣時所用的名義,通常以“建造寺院”或“供應僧衆飲食”為理由募集物資或資金。例如元代戲曲《翫江亭》中提到“化瓦糧”,即僧人以此為借口進行募化。

二、詞義解析

  1. 來源與用途
    僧人通過“瓦糧”這一說法,将化緣行為合理化,強調募集的物資(如瓦片、糧食)用于寺院建設或維持僧團日常所需。

  2. 文字構成

    • 瓦:指建築材料,如屋頂瓦片;
    • 糧:指糧食。
      兩者結合,既包含實物資源,也隱含“為宗教目的籌集物資”的象征意義。

三、其他解釋

部分資料提到“瓦糧”可引申為“不值錢的東西”(如瓦礫與糧食的并稱),但這一用法較少見,且主要出現在現代網絡釋義中,權威性較低。

四、曆史用例

元代文獻中已有相關記載,如《度柳翠》第四折中,僧人自稱“化瓦糧去”,進一步印證了該詞的宗教募化背景。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文獻例證,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瓦糧》的意思

《瓦糧》是一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貧窮艱苦的生活或者幾乎沒有生活來源的困境。它也可以代指極其貧乏的食物和必需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瓦糧》的拆分部首是瓦和米,其中瓦的部首是瓦字旁,米的部首是米字旁。

《瓦糧》的總筆畫數為14筆。

來源

《瓦糧》最早出現在《戰國策·齊策一》一文中。

繁體

《瓦糧》的繁體字為「瓦糧」。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糧」字有時候會寫成「糧」。

例句

1. 在那個艱難的時期,人們隻能依靠瓦糧過活。

2. 這個村莊的居民因為洪水而失去了所有的瓦糧。

3. 兒時的他因家境貧寒,吃的盡是瓦糧。

組詞

瓦房:用瓦砌成的房屋。

糧倉:儲存糧食的建築物。

瓦解:瓦與粘結物分離。

糧荒:糧食供應嚴重不足。

近義詞

玩石:形容貧困度日的生活。

貧賤:形容生活貧困而困苦。

窘境:困難和不利環境。

反義詞

富足:生活豐富而富裕。

富饒:形容物質或資源豐富。

富貴:生活富裕和地位尊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