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代詩人 宋之問 與 杜審言 的并稱。 唐 韋蟾 《嶽麓道林寺》詩:“ 沉 裴 筆力鬭雄壯, 宋 杜 詞源兩風雅。”
“宋杜”是唐代詩人宋之問與杜審言的并稱,主要用于文學領域指代這兩位詩人的共同成就或關聯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宋之問(約656—712年)
杜審言(約645—708年)
若需進一步了解兩人作品或文學史地位,可參考《全唐詩》或唐代文學研究資料。
《宋杜》是一個成語,由“宋”和“杜”兩個字組成。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宀”和“木”,總共有8個筆畫。希望我的回答能滿足您的需求。
《宋杜》一詞源自于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兩位傑出的詩人:宋之問和杜牧。宋之問(822年-863年),字子問,唐朝末年的文學家和詩人。他擅長寫抒情詩和山水詩,作品多以寫意和豪放見稱。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是唐朝中期傑出的文學家和詩人。他的詩作風格婉約清新,多寫愛情、山水等題材。
在繁體中文中,《宋杜》可以寫作「宋杜」,保留了原詞的字形和含義不變。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宋之問的名字可以寫作「宋之問」,杜牧的名字可以寫作「杜牧」。古時候的漢字書寫有一些變化與規律,但整體上與現代漢字并沒有太大區别。
這裡是一個使用《宋杜》的例句:他的詩歌風格獨特,融合了宋之問的豪放與杜牧的婉約。
由于《宋杜》是兩個人名組成的成語,它本身并沒有可以組成其他成語的成分。所以在這方面無法提供相關的組詞。
由于《宋杜》是專指宋之問和杜牧這兩位詩人,它沒有近義詞。
由于《宋杜》是專指宋之問和杜牧這兩位詩人,它沒有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