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铨叙的意思、铨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铨叙的解釋

亦作“ 銓序 ”。亦作“銓叙”。 1.審查官吏的資曆和勞績,确定其升降級别與職位。《晉書·石季龍載記上》:“自是 皇甫 ……等十有七姓蠲其兵貫,一同舊族,隨才銓敍。”《宋史·武帝紀中》:“府州久勤将吏,依勞銓序。”《舊唐書·李義府傳》:“﹝ 李義府 ﹞專以賣官為事,銓序失次,人多怨讟。” 靳以 《生存》:“誰配審查?當教授又不是做官,用不着铨叙。”

(2).評定次第。 宋 李上交 《近事會元·法曲》:“ 開元 二十五年,太常卿 韋縚 令博士 韋逌直 ……等銓叙前後所用樂章為五,奏付太樂習之。”

(3).編次有序。 南朝 宋 裴松之 《上<三國志>表》:“臣前被詔,使采三國異同以注 陳壽 《國志》。 壽 書銓敍可觀,事多審正。”《宋書·臧焘傳》:“ 凝之 詞韻銓序,兼有理証,上甚賞焉。”《南史·王儉傳》:“令史諮事,賓客滿席, 儉 應接銓序,傍無留滞。”

(4).衡量論述。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序志》:“夫銓序一文為易,彌綸羣言為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铨叙(quán xù)是漢語中具有特定曆史内涵的行政術語,其核心含義指古代對官員的資曆、功績進行考核評定,并依此确定官職等級或升遷次序的整套制度。該詞由“铨”和“叙”兩個語素複合構成:“铨”本指衡量輕重的器具,引申為量才授官;“叙”指按次序排列,合稱即表達依序考績錄用的制度設計。

根據《漢語大詞典》的權威釋義,铨叙制度在中國可追溯至漢代,至隋唐時期形成完備體系,具體包含三個維度:一是對官員出身資格的審查(如科舉功名、世襲門第);二是對任職期間政績的考核;三是對官員品級俸祿的調整。近代行政體系中,該詞演變為公務員考績制度的代稱,台灣地區現行《公務員任用法》仍沿用“铨叙”作為人事行政的法定術語。

從詞性演變考察,“铨叙”在現代漢語中兼具動詞和名詞屬性:作動詞時指對公務人員實施考核評定的行政行為;作名詞時特指人事管理部門。值得注意的語義分化現象是,該詞在當代大陸行政語境中已逐漸被“人事考核”“職務晉升”等表述替代,但在曆史文獻和港澳台公文中仍保持高頻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

“铨叙”一詞的詳細解釋可綜合曆史淵源和現代用法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基本含義

2.曆史背景

3.現代應用

4.例句參考

“铨叙”兼具曆史制度含義與現代分析推理的雙重内涵,既體現古代官僚體系的嚴謹性,也適用于當代複雜決策場景。如需更全面的古籍用例,可參考《晉書》《宋史》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保捷彩旗側入盜具嗒然若喪滴點芳情風積作用風匣馮夷宮奮逸孵化覆養圪垛購買動機钴镆後焰畫格遑急黃皮果黃颡魚畫室迦黎建義雞蛋裡挑骨頭界石凈軍晶耀鶄莊濟險郡試克絲盔甲攔頭冷背戀舊論批毛躁美德門士難說話兒拗戾女大須嫁傾陂熱恩神來師友束苣厮鬧宋應星遂滋潭壑天休土蠭望睹無舛無為謂閑關岘首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