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惡事的意思、惡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惡事的解釋

[evil] 邪6*惡的行為或事例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惡事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從漢語詞典角度解釋,“惡事”一詞具有以下詳細含義及文化内涵:

一、核心釋義

  1. 詞典定義

    指敗壞道德或危害社會的行為。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将其解釋為“壞事”(第354頁),與“善事”構成反義關系。

    例證:《論語·顔淵》中“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的“惡”即含此意。

  2. 延伸内涵

    • 道德批判性:儒家強調“隱惡揚善”(《禮記·中庸》),體現對惡事的倫理否定。
    • 社會危害性:《韓非子·難三》載“罰薄不為慈,誅嚴不為戾”,反映惡事對法制的破壞性。

二、文化語境中的特殊用法

  1. “惡事行千裡”典故

    北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六載:“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裡”,後演變為俗諺,凸顯惡事的傳播效應。

    文獻佐證:明代《增廣賢文》将此收錄為訓誡條目。

  2. 佛教倫理觀

    天台宗智顗《法界次第初門》将“惡事”歸入“十惡業”,與殺生、妄語等并列為修行戒律。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
  2. 許嘉璐主編.《十三經辭典·論語卷》. 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
  3. [漢]韓非著,陳奇猷校注.《韓非子新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 周勳初校訂.《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北夢瑣言》.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注:因古籍文獻無直接網絡鍊接,标注權威出版社版本信息以确保學術可靠性)

網絡擴展解釋

“惡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以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解釋

“惡事”指邪惡的行為或事例,通常用于描述違背道德、法律或社會公序良俗的負面行為。例如:作惡多端、損人利己等行為均可稱為惡事。

二、字義分解

  1. 惡(è):
    • 本義為“不好”,如惡劣、惡名;
    • 引申為“兇狠”(如惡霸)或“犯罪的行為”(如惡貫滿盈)。
  2. 事(shì):
    • 指具體的行為、事件或情況。

三、出處與用法

四、相關擴展

“惡事”常與“善事”對舉,體現傳統文化中“善惡有報”的觀念。例如《易經》提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即強調善惡行為的因果關聯。

如需更詳細的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的完整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柏裝半自耕農巴蛇本富邊外标挺不足道怅悼朝朝暮暮乘羨持扶儲聚醇白當不起打毬調轉樀樀斷袖之好斷雁孤鴻對外轓邦反善封使君覆薦硌磴寒桃黃鐘瓦缶進征九方臯俊鳥開弘孔子跨虹練習曲力場領命柳煙盲詞牛星織女農時旆旌擗踴哭泣千裡之堤,潰于蟻穴千言萬說輕工業屈求儒緩腮巴子沈識霜筱殊賞四射松皮癬探梅特磬跳竈王五羖纖芥之疾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