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朝暮暮的意思、朝朝暮暮的詳細解釋
朝朝暮暮的解釋
每天的早晨和黃昏,指短暫的時間。
詞語分解
- 朝朝的解釋 天天;每天。《列子·仲尼》:“ 子列子 亦微焉,朝朝相與辯。”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三:“ 始皇 時童謡曰:‘城門有血,城當陷沒為湖。’有嫗聞之,朝朝往窺。” 唐 孟浩然 《留别王維》詩:“寂
- 暮暮的解釋 每天傍晚。 唐 劉長卿 《步登夏口古城作》詩:“但見荒郊外,寒鴉暮暮飛。” 宋 陸遊 《日出入行》:“但見旦旦升天東,但見暮暮入地中。”
網絡擴展解釋
“朝朝暮暮”是一個漢語成語,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指每天的早晨和黃昏,強調時間上的重複與短暫性。例如《高唐賦》中“旦為朝雲,暮為行雨”的描寫,即形容日夜循環的自然景象。
- 引申意義:比喻從早到晚、日複一日的持續狀态,或形容兩人朝夕相處的情景。在情感語境中,常與愛情的堅守或思念相關,如秦觀《鵲橋仙》名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二、出處與典故
- 文學源頭:出自戰國時期宋玉的《高唐賦》,原文為“妾在巫山之陽……朝朝暮暮,陽台之下”,描繪巫山神女與楚王夢中相會的故事。
- 故事背景:傳說楚襄王遊高唐時,遇一自稱“朝雲暮雨”的仙女,後以“朝朝暮暮”象征短暫而美好的相會。
三、用法與例句
- 時間描述:
- “寒來暑往,朝朝暮暮間,十年光陰倏忽而逝。”(形容時間流逝)
- 情感表達:
-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強調超越世俗厮守的精神契合)
-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白居易《長恨歌》中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思念)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日日夜夜、歲歲年年、暮暮朝朝。
- 反義詞:天長地久(強調永恒,與“朝朝暮暮”的短暫性相對)。
五、延伸解讀
在傳統文化中,“朝朝暮暮”不僅限于時間或愛情,還可隱喻對理想、故鄉等情感的持久牽挂,如“對故土的思念,朝朝暮暮萦繞心頭”。其意境兼具詩意與哲理性,常被用于文學創作中以增強畫面感和情感深度。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高唐賦》原文或宋玉相關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朝朝暮暮
朝朝暮暮是一個成語,它形容一個人天天不斷地見面、交往。也可以用來表達長久的相處、日複一日的情感。
拆分部首和筆畫:朝(十+月),朝字的筆畫是12畫,朝字的部首是十。暮(日+莫),暮字的筆畫是13畫,暮字的部首是日。
來源:《孟子·盡心下》中:“朝抱衾迎暮枕席,至乎無怨容。”這句話意味着成功的人不僅在工作上勤勉努力,而且在家庭和感情上親近完美,這就是朝朝暮暮的含義。
繁體:朝朝暮暮
古時候漢字寫法:朝朝暮暮
例句:我們是一對朝朝暮暮的伴侶,彼此相互依賴,共同度過每一天。
組詞:朝夕相處、朝思暮想、朝秦暮楚。
近義詞:日複一日、天天。
反義詞:朝不保夕、暮不保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