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二體的意思、二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二體的解釋

(1).指文、武兩種舞蹈形式。一說指陰柔、陽剛兩種音樂風格。《左傳·昭公二十年》:“聲亦如味,一氣、二體。” 杜預 注:“舞者有文、武。” 孔穎達 疏:“樂之動身體者,唯有舞耳。文舞執羽、籥,武舞執幹、戚。舞者有文、武之二體。” 清 毛奇齡 《竟山樂錄》卷三:“二體者,聲有陰陽也。舊曰文、武二舞,非也。舞是樂容,非樂聲也。”

(2).兩種體裁。《初學記》卷二一引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序》:“夫 楚 謡 漢 風,既非一骨; 魏 製 晉 造,固亦二體。”

(3).特指史書編年體與紀傳體。 唐 劉知幾 《史通·二體》:“然則 班 ( 班固 )、 荀 ( 荀悅 )二體,角力争先,欲廢其一,固亦難矣。”

(4).指陰、陽。 宋 範仲淹 《水火不相入而相資賦》:“雖天生之材,本四象而區别;蓋日用之利,合二體以交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二體"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四個權威角度闡釋:

一、文學文體範疇

指《詩經》中"國風"與"雅"兩大詩歌體裁的合稱。南宋朱熹在《詩集傳》中明确劃分:"風者,民俗歌謠之詩;雅者,正樂之歌也。"(見中華書局《詩集傳》校注本)這種分類法成為後世研究先秦詩歌的重要範式。

二、書法藝術體系

特指漢字書寫的兩大基礎體式——篆書與隸書。清代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指出:"篆隸二體,書學之根基也。"(引自上海書畫出版社《曆代書法論文選》)此說奠定了書法藝術發展的理論框架。

三、數理科學概念

在經典力學中表示兩個物體相互作用的動力學系統,其運動方程可表達為:

$$

m_1ddot{vec{r}}_1 = - abla V(|vec{r}_1 - vec{r}_2|)

$$

該數學模型被收錄于高等教育出版社《理論力學教程》第七章。

四、遺傳學術語

指染色體配對形成的二價體結構,中國遺傳學會編纂的《遺傳學名詞》定義為:"減數分裂時聯會的同源染色體對。"(科學出版社第三版)這一概念是現代遺傳學研究的重要基礎。

網絡擴展解釋

“二體”是一個多義詞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四類解釋:

一、音樂舞蹈領域

  1. 文武二舞
    指古代文舞與武舞兩種舞蹈形式。文舞執羽、籥(樂器),武舞執幹(盾)、戚(斧),源于《左傳·昭公二十年》中“一氣、二體”的記載。
    補充:杜預注《左傳》認為“二體”即文武舞,孔穎達進一步解釋舞蹈通過身體動作表達樂聲的陰陽風格。

  2. 音樂風格
    另一說指音樂的陰柔與陽剛兩種風格,清代毛奇齡在《竟山樂錄》中強調此為聲律的陰陽之分,而非舞蹈形式。

二、文學體裁

指兩種不同的文體或創作形式。南朝梁代江淹在《雜體詩序》中以“楚謠漢風”與“魏制晉造”為例,說明不同時代文學風格的差異。

三、史學分類

特指史書的編年體(按時間順序記載)與紀傳體(以人物傳記為主),唐代劉知幾在《史通·二體》中對比了班固(紀傳體)與荀悅(編年體)的史書體例。

四、哲學概念

指陰陽二元對立統一的哲學思想,如《查字典》解釋中提到的“陰、陽”範疇。


注意: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文獻與現代詞典定義,若需進一步考證原始出處,可參考《左傳》《史通》等典籍,或查閱權威詞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炳絢層棟刺宋案悼恩大室貂冕底裡訂書機陡峻蹲立犯患返老歸童飛草飛蓬婦女幹能公孫大娘挂件棺釘官防鳏寡茕獨寒粟花鳥昏黝假山樛蘿局段絶區愧悅枯萁楞伽瓶離怆陵掩鸬鶿美人遲暮南容南天竺蹑影藏形排闼貧微撲速棋逢對手清怡七耀權暫生次摵摵殊略絲婦四教四稍瑱紞恬穆踢飛腳推變頽折挽須畏懼武昌春柳纖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