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inting of flowers and bird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tyle] 以花和鳥為主題的一種中國畫
花鳥派
(1).花與鳥的合稱。 唐 杜審言 《渡湘江》詩:“遲日園林悲昔遊,今春花鳥作邊愁。” 明 袁宏道 《狂言·讀卓吾<南池>詩》:“三春花鳥猶堪賞,千古文章隻自知。”
(2).國畫中花鳥畫的簡稱。 宋 趙希鹄 《洞天清錄·古畫辨》:“ 崔白 多用古格,作花鳥必先作圈綫,勁利如鐵絲,填以衆采,逼真。” 元 湯垕 《畫鑒·唐畫》:“ 唐 人花鳥, 邊鸞 最為馳譽。大抵精於設色,濃豔如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二·閨秀畫》:“ 倪仁吉 山水, 周禧 人物, 李因 、 胡浄鬘 草蟲花鳥,皆入妙品。”
“花鳥”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指中國傳統繪畫中以花卉、鳥類為主要題材的畫種,屬于國畫的重要分支。例如“花鳥派”即以精細描繪自然生靈著稱。
曆史淵源
唐代已有相關記載,如杜審言詩句“今春花鳥作邊愁”;宋代趙希鹄《洞天清錄》提到畫家崔白作花鳥畫時“勁利如鐵絲”的技法。明清時期發展為獨立畫科,常見于園林裝飾和文人雅趣表達。
示例用法: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文獻或生物學細節,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花鳥(huā niǎo),又稱花鳥畫,是中國傳統繪畫的一種形式,專門描繪花卉和鳥類。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花(huā)的部首是艹,鳥(niǎo)的部首是鳥。按照筆畫來看,花有6畫,鳥有9畫。
花鳥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化傳統,花鳥畫是中國繪畫史上獨具特色的一種畫種。在繁體字中,花鳥的寫法是花鳥。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花鳥的寫法稍有不同。花的古代寫法是“花草”,即将“艹”和“化”兩個字合寫在一起。鳥的古代寫法為“鳥”,與繁體字寫法相同。
1. 他的作品以花鳥畫為主題,色彩鮮明、生動逼真。 2. 這幅花鳥畫表達了春天的生機與美麗。
花鳥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一些詞語,例如:
與花鳥相關的近義詞包括:花卉、鳥類,這些詞都可以用來形容與花鳥畫相關的對象。反義詞可以視情況而定,例如,與花鳥畫對立的詞可以是抽象畫或油畫,這些畫種與花鳥畫有不同的風格和表現方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