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南天竺的意思、南天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南天竺的解釋

(1).南部 印度 。 印度 古稱 天竺國 ,分東、南、西、北、中五部。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河水一》:“自 新頭河 至 南天竺國 ,迄於 南海 ,四萬裡也。” 唐 李白 《僧伽歌》:“此僧本住 南天竺 ,為法頭陀來此國。”

(2).灌木名。 宋 陸遊 《新寒》詩:“安石榴房初小坼,南天竺子亦微丹。” 元 李衎 《竹譜詳錄》卷七:“藍田竹,在處有之,人家喜栽花圃中。木身,上生小枝,葉葉相對,而頗類竹……世傳以為子碧如玉,取 藍田 種玉之義,故名。或雲:此本自 南天竺國 來,自為南天竺,人訛為藍田竹。”

(3).曲名。參閱 唐 崔令欽 《教坊記·曲名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南天竺"是古代中國對印度次大陸南部地區的稱謂,源自梵語"Dakṣiṇāpatha"的音譯與方位組合。該詞最早見于漢唐佛教典籍及地理志書,現從漢語詞典角度解析其三層含義:

  1. 地理概念

    作為方位區劃,"南天竺"特指印度半島南部德幹高原及沿海區域。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記載天竺分為東、西、南、北、中五部,其中"南天竺境周七千餘裡,北背大山,三垂大海"(來源:中華經典古籍庫《大唐西域記校注》卷十)。

  2. 佛教傳播樞紐

    在宗教文獻中特指南印度佛教中心,如那爛陀寺南院。《高僧傳》載"達摩祖師本南天竺人,泛海至廣州"(來源:中國佛教協會官網《禅宗源流考》),印證其作為佛教傳播起點的地位。

  3. 文化符號延伸

    唐宋詩詞常以"南天竺"借指異域珍奇,如陸遊《南堂雜興》"南天竺子玉精神",喻指來自南印度的稀有菩提子(來源: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全宋詩典故考》)。

該詞在《漢語大詞典》中歸入曆史地理名詞類,釋義為"古稱印度南部地區",其語義演變體現了中印古代文化交流的時空維度。

網絡擴展解釋

“南天竺”一詞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地理概念

指南部印度,古印度分為東、南、西、北、中五部。相關文獻如:


二、植物名稱

即南天竹(學名:Nandina domestica),屬小檗科常綠灌木,具體特征包括:


三、音樂曲名

唐代教坊樂曲之一,見于崔令欽所著《教坊記·曲名表》的記載。曲調内容已不可考,但能反映唐代音樂文化的多元性。


以上信息綜合自古代文獻和現代植物學資料,其中植物學釋義為現代常用含義,地理和音樂釋義則多見于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飽以老拳邊甿讒陷鈔劫吃水刺山村囚醋性底土返魂梅肺劄剛日革出歸祭歸倚骨肉至親海沸山裂核電廠毀形滅性虎籙家禮囏劬奸汙坑壕欄竿露田慢闆冒刃密密麻麻木硯尿牀倪齒遣嫁窮鼠齧狸熱室融字誓刃水果鼠目說化絲帛四禍訟怨酸切速戾堂構倘使桃枝杖頭頂頭偷營投贽吐膽傾心橐駝猥陋屋比香台線坯子限期閑淘氣險象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