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nnet] 歐洲的一種格律嚴謹的抒情詩體,每首十四行,有好幾種格律
十四行詩是歐洲一種格律嚴謹的抒情詩體,又稱“商籁體”(音譯自意大利文sonetto、英文Sonnet),其核心特點與内涵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十四行詩起源于13世紀的意大利,最初流行于文藝複興時期。意大利詩人彼特拉克使其臻于完善,故又稱“彼特拉克體”。後傳入英、法等國,成為歐洲古典詩歌的重要形式。
十四行詩多用于表達愛情、哲學思考或人文主義思想,兼具抒情性和思辨性。彼特拉克的詩作以贊頌理想化的愛情著稱,而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則拓展了主題範圍,涵蓋時間、藝術與人性等。
十四行詩通過嚴謹的格律與凝練的表達,成為歐洲文學中極具藝術價值的詩體。其形式與内容的融合,既體現詩歌的音樂性,也彰顯思想深度。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作品或格律變體,可參考文學史專著或權威詩歌研究資料。
《十四行詩》是一種詩歌形式,它由十四行組成,常常被用于表達愛情、哲理或描述美麗的自然景色。每一行通常有十個音節,而整首詩的韻腳和節奏也通常是有規律的。
拆分部首:十(一)丿指事
筆畫:十(2畫)
《十四行詩》最早起源于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文學運動。在14世紀,詹·德·米耶等意大利詩人使用這種形式的詩歌表達他們的感受。之後,這一形式逐漸傳播到其他歐洲國家,成為西方文學中的重要詩體。在英國,莎士比亞就是十四行詩的重要代表。
《十四行詩》沒有繁體字的特定書寫形式,因為這個詞是傳入漢語的外來語,所以在漢字書寫中沒有對應的繁體字形。
由于《十四行詩》不是中國古代的詩歌形式,所以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沒有一個固定的漢字來表達這個概念。
1. 香風搖曳舞十四行,表達真愛在心中。
2. 春光明媚顧十四行,詩人筆下生芬芳。
3. 山水河流寫十四行,抒發情感表真情。
1. 十四行詩人
2. 十四行詩作品
3. 十四行詩集
4. 十四行詩風格
5. 十四行詩形式
1. 愛情詩
2. 抒情詩
3. 心靈之歌
4. 情感抒發作品
1. 長詩
2. 散文詩
3. 自由詩
4. 叙事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