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圭如璋的意思、如圭如璋的詳細解釋
如圭如璋的解釋
圭、璋:古代非常貴重的玉制禮器。象圭和璋一樣。比喻人的氣質高雅或儀表軒昂。
出處 :
《詩經·大雅·卷阿》:“颙颙昂昂,如圭如璋。”
示例 :
今見其進止風儀,真所謂如圭如璋,觀其性質,足能撫集本部。 (《晉書·劉宣傳》)
詞語分解
- 如的解釋 如 ú 依照順從:如願。如意。如法炮制。 像,相似,同什麼一樣: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遊人如織。 比得上,及:百聞不如一見。自歎弗如。 到,往:如廁。 假若,假設:如果。如若。假如。 奈,怎麼
- 璋的解釋 璋 ā 古代的一種玉器,形狀像半個圭:圭璋。弄璋(舊時稱生男孩)。 筆畫數:; 部首:王;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如圭如璋是漢語成語,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儀表莊重,如同珍貴的玉制禮器圭和璋一般。其詳細釋義與來源如下:
一、核心釋義
-
字面與象征義
“圭”和“璋”均為古代祭祀或朝聘時使用的玉制禮器,象征高貴與純潔。“如圭如璋”以玉器比喻人的内在品德與外在儀态,強調其正直、溫潤、尊貴的特質。
例:《漢語大詞典》釋為“喻人品高潔,氣度雍容”。
-
引申内涵
常形容君子風範,兼具“德”與“儀”的雙重美質:
- 德:如圭璋般無瑕疵,象征品德純淨;
- 儀:如禮器般端方莊重,體現舉止典雅。
二、語源與經典用例
-
《詩經》溯源
最早見于《詩經·大雅·卷阿》: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聞令望。”
此處以圭璋喻周王德行,贊其聲望遠播(《毛詩正義》)。
-
曆代引用
- 漢代:班固《漢書·叙傳》稱頌賢臣“如圭如璋,令問不忘”;
- 唐代:劉禹錫《唐故相國贈司空令狐公集紀》以“如圭如璋”喻文人風骨。
三、現代應用與修辭
-
適用語境
多用于書面語,形容德才兼備的傑出人物(如學者、領袖),或贊美高雅的藝術品格(如詩詞、書畫)。
-
修辭特色
成語通過“雙玉并提” 強化意象:
- “圭”為長方條形,象征剛直;
- “璋”為半圭形,象征柔潤,二者結合體現剛柔并濟的完美人格(《古代漢語詞典》)。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權威釋義鍊接(注:此為示例鍊接,實際引用請替換為有效來源)
- 《詩經·大雅·卷阿》(中華書局點校本)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 《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開明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如圭如璋”是一個源自《詩經》的成語,形容人品質高尚、氣宇軒昂。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釋義
- 字面含義:圭和璋是古代祭祀、朝聘等隆重場合使用的貴重玉制禮器,象征尊貴與品德。成語以玉器為喻,形容人如圭璋般高雅端莊。
- 引申義:多用于贊美人的氣質高雅、品行端正,或儀表非凡。
二、出處與背景
- 文獻來源:出自《詩經·大雅·卷阿》:“颙颙卬卬(yóng yóng áng áng),如圭如璋,令聞令望。” 詩句描繪了賢者威嚴莊重的儀态和聲望。
- 曆史背景:圭、璋在周代禮制中代表身份與德行,成語體現了古代對君子品格的推崇。
三、用法與特點
- 語法功能:作謂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例:他舉止從容,如圭如璋,令人敬重。)
- 感情色彩:褒義詞,強調對他人的高度贊賞。
- 近義詞:溫文爾雅、翩翩君子、溫潤如玉。
四、知識拓展
- 圭與璋的區别:
- 圭:長條形,上尖下方,象征權力與信義;
- 璋:扁平狀,頂端斜切,常用于祭祀或作為信物。
- 文化意義:玉器在古代不僅是禮器,更被賦予“君子比德于玉”的道德内涵,成語延續了這一文化意象。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原文或曆史典故,可參考《詩經》相關注釋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裁尺層陰查辦襜幄朝台崇酒垂接春梢聰隽麤慥大舂碓打稿淡服蛋市端函多嬌共價鍵灌漿姑負龜紋紅教寰法堅定焦先夾片羁畜基調結陳金剛座徑複驚事句戟君子一言,快馬一鞭磕叉叉壘陳棱等登面面上面面相覩漠如内怛膩顔帢髼鬆溥天同慶黔黧傾誘啓釁诠表熱嘈嘈乳萼山公酩酊深藏若虛說清話泰玄唐僧取經吞刀刮腸挽掣枉費唇舌尾韻限價銜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