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蒁的意思、馬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蒁的解釋

郁金的别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郁金》:“此根形狀皆似莪蒁,而醫馬病,故名馬蒁。” 明 田藝蘅 《留青日劄·郁金》:“鬱金,芳草也……胡人謂之馬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現有資料,“馬蒁”是中藥材郁金的别名,其解釋可歸納如下:

  1. 基本釋義
    馬蒁(mǎ shù)指郁金的别稱,屬于古代植物學命名範疇。

  2. 詞源背景
    該名稱源自其根莖形态與莪術(莪蒁)相似,且因常用于治療馬匹疾病而得名。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明确記載:“此根形狀皆似莪蒁,而醫馬病,故名馬蒁。”。

  3. 文獻記載
    除《本草綱目》外,明代田藝蘅的《留青日劄》也提到胡人(古代對西域民族的泛稱)稱郁金為“馬蒁”,側面反映其名稱可能受外來文化影響。

補充說明:郁金為姜科植物,其幹燥塊根可入藥,具有活血止痛、行氣解郁等功效。現代中藥學中多沿用“郁金”這一名稱,“馬蒁”作為古稱已較少使用。

如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本草綱目》原文或權威中醫藥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馬蒁》的意思

《馬蒁》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對馬的奴役或馴服。

拆分部首和筆畫

《馬蒁》拆分為“馬”和“蒁”兩個部分。

其中,“馬”是馬字的部首,表示跑動的馬;

“蒁”的部首是“艹”,表示植物的意義,整體意思是指植物的莖。

根據筆畫計算,《馬蒁》總共有19畫。

來源和繁體字

《馬蒁》是兩個漢字的組合,它的來源是古代漢語詞彙。

在繁體字中,可以用「馬蒁」來表示《馬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馬蒁》的字形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

目前沒有确切的古代漢字寫法來描述《馬蒁》。

例句

1. 他通過馴服馬蒁,成為了一個出色的騎手。

2. 在古代,不少農民使用馬蒁來耕地。

組詞

組詞:馬匹、蒁茶、馬奴。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馬奴、馬仆。

反義詞:馬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