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不敢當的意思、不敢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不敢當的解釋

[I really don’t deserve this;you flatter me] (當dāng)對他人給予自己的信任、贊許、接待等承當不起。多用作謙詞

富黃瓜從來沒見過三官對人這樣和氣,他覺得有些不敢當似的,于是也親熱的陪笑着。——吳組缃《山洪》

詳細解釋

《莊子·讓王》:“大王反國,非臣之功,故不敢當其賞。”後因以“不敢當”表示對他人給予自己的信任、贊許、接待等承當不起。多用作謙詞。《呂氏春秋·審應》:“ 公子食我 至於 魏 ,見 魏王 曰:‘大國命弊邑封 鄭 之後,弊邑不敢當也。’”《史記·孝文本紀》:“寡人不佞,不足以稱宗廟。願請 楚王 計宜者,寡人不敢當。” 宋 司馬光 《答武功石令書》:“足下語及不肖,動輒以 仲尼 況之,此雖甚愚不辨菽麥之人,亦不敢當。” 清 恽敬 《答陳雲渠書》:“得手書,推許過甚,不敢當,不敢當。” 吳組缃 《山洪》十三:“ 富黃瓜 從來沒見過 三官 對人這樣和氣,他覺得有些不敢當似的,于是也親熱的陪笑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不敢當”是漢語中常用的謙辭,主要用于回應他人的贊揚、感謝或禮遇,表達自己承受不起的謙遜态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表示對他人給予的信任、贊許或款待感到難以承受,常用于婉轉推辭或表達謙虛。例如當别人稱贊你時,可用“不敢當”回應,意為“我實在配不上這樣的誇獎”。

二、曆史淵源

  1. 古籍記載
    • 最早可追溯至《莊子·讓王》:“大王反國,非臣之功,故不敢當其賞。”
    • 《呂氏春秋》中也有類似用法:“弊邑不敢當也。”
      這些記載表明,“不敢當”在古代已用于外交辭令和君臣對話中,表達謙讓。

三、使用場景

  1. 回應誇獎
    如他人稱贊“您真是博學多才”,可回答“不敢當,您過獎了”。
  2. 推辭禮遇
    面對過高的禮遇或饋贈時,可用“不敢當”婉拒,如“這份厚禮實在不敢當”。
  3. 社交場合
    常見于正式或客套對話中,體現說話者的謙遜态度。

四、例句參考

五、延伸說明

該詞與“過獎”“謬贊”等謙辭類似,但使用範圍更廣,不僅限于語言回應,還可用于行為上的推讓。需注意語境,避免在非正式場合過度使用顯得生硬。

若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現代用法案例,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高權威性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不敢當》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不敢當》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為不敢接受或擔任某個職位、榮譽或責任。它表示謙虛謹慎的态度,不自居高人,不敢過于放大自己的能力或貢獻。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不敢當》這個詞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分别是“一”和“言”,它們的筆畫分别為一和八。

來源

《不敢當》一詞最早出自《論語·述而》:“敢問洪師道。”孔子回答說:“不敢當也。”這裡的“不敢當”即表示不敢自居為師,表達對他人的十分謙虛态度。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現在常用的成語。

繁體

《不敢當》的繁體字為「不敢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有所不同。《不敢當》在古代常使用的寫法為「不敢當」,變體字有「不敢當不當」等。

例句

他一再稱贊我的才華,但我隻是笑笑,表示不敢當

組詞

不敢當賀、不敢當遺、不敢當哀、自愧不敢當。

近義詞

推辭、謙遜、虛心、謹慎。

反義詞

敢當、自信、驕傲、自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