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照看;察看情況。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笨麴并酒》:“﹝作春酒法﹞但取味足而已,不必要止十石。然必須看候,勿使米過,過則酒甜。”
(2).診視病情。 宋 範仲淹 《與中舍書》:“醫人看候,皆言客風在表耳。”
“看候”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照看與察看情況
指對事物或過程進行照料、監督,例如古代文獻中描述釀酒時需“看候”米的狀态,避免過度發酵。
診視病情
在醫學語境中,特指醫生對患者病情的觀察與診斷。如宋代範仲淹記載“醫人看候”,即醫生診視病症的過程。
該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古籍或特定專業領域。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齊民要術》或宋代醫學文獻等原始資料。
《看候》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觀察和等待。
《看候》的部首是目,并且由立、矢兩個筆畫組成。
《看候》源自于古代中國,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大東》中。
繁體字為「看侯」。
古時候,「看侯」的寫法略有不同,「看」的右邊有一個「侯」的部分。
1. 他守在窗前,專心地看候着外面的景色。
2. 我們尚未得到消息,隻能靜靜地看候。
觀看、觀望、眺望、注視
等待、守候、期待
忽略、不理睬、漠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