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剽賣的意思、剽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剽賣的解釋

标價出售。《後漢書·崔寔傳》:“初, 寔 父卒,剽賣田宅,起冢塋,立碑頌。葬訖,資産竭盡。” 李賢 注:“﹝剽﹞,一作‘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剽賣"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非法獲取財物後轉手出售的行為,尤指盜竊或搶劫得來的贓物進行售賣。以下是詳細解析:

  1. 字義分解與核心含義:

    • 剽 (piāo):本義為“搶劫、掠奪”,引申為“竊取”。在“剽賣”一詞中,強調物品來源的非法性。
    • 賣 (mài):即出售、販賣。
    • 組合義:将非法獲取(主要是偷竊或搶劫得來)的物品進行出售銷贓。
  2. 權威詞典釋義:

    • 根據《漢語大詞典》,“剽賣”釋義為:“猶變賣。多指盜竊或搶劫得來的贓物。” 此釋義點明了其核心在于物品來源的非法性(贓物)和後續的出售行為。
    • 《現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雖未單獨收錄“剽賣”詞條,但依據構詞法和古漢語、近代漢語的用例,“剽賣”的上述含義是清晰且被語言學界認可的。
  3. 語境與用法:

    • “剽賣”一詞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常用于描述違法犯罪行為,特别是盜竊、搶劫後的銷贓環節。
    • 其使用場景多見于法律文書、曆史記載、新聞報道(尤其是描述古代或涉及贓物處理的案件)以及文學作品中。
    • 例句:如“案犯得手後,迅速将所盜古董剽賣他鄉。”
  4. 近義詞辨析:

    • 變賣:指出售財産或物品以換取現金,通常指合法或迫不得已的出售行為(如變賣家産),不強調物品來源非法。
    • 銷贓:與“剽賣”含義最為接近,特指犯罪分子出售其犯罪所得贓物的行為。“剽賣”可以看作是“銷贓”的一種更具體或更文言的表達方式,尤其強調物品是通過“剽”(劫掠、竊取)得來的。
    • 倒賣:通常指低價買進、高價賣出以牟利(如倒賣票證),可能合法也可能非法,但不特指物品是贓物。
  5. 法律後果:

    • 在現代法律語境下,“剽賣”所指的行為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的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産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将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剽賣”指非法劫掠或竊取財物後将其出售的行為,核心在于強調物品來源的非法性(贓物)和後續的銷贓過程。它是一個帶有貶義的法律相關詞彙,與“銷贓”含義相近,但更突出“剽”(劫掠)的來源方式。在現代漢語中,其使用頻率低于“銷贓”,但在特定語境(如曆史、法律、文學)中仍具表現力。

網絡擴展解釋

“剽賣”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詞意為“标價出售”,即明确标價進行售賣。其中“剽”在此處通“标”(标記、标明),而非其常見義項“搶劫”或“剽竊”。

  2. 出處與例句
    出自《後漢書·崔寔傳》:“初,寔父卒,剽賣田宅,起冢塋,立碑頌。葬訖,資産竭盡。”描述崔寔為父親辦喪事時變賣田宅,耗盡家産的情景。李賢注:“﹝剽﹞一作‘标’”,進一步佐證其通假用法。

  3. 字義分解

    • 剽(piāo):此處通“标”,指标明價格;其他常見義項包括“掠奪”“敏捷”等。
    • 賣(mài):指出售,與“買”相對。
  4. 使用特點
    該詞屬于古漢語用法,現代漢語中已較少出現,多用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中。需注意與“剽竊”“剽悍”等詞區分,避免混淆。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相關研究,可參考《後漢書》及李賢注本。

别人正在浏覽...

八蠟神保價巴歈邊域不貳過才難骖镳禅除朝秦暮楚叢骈錯着水鬥筲之才端溪诽戲沸喧膚理規景扢支支好共歹呵辟鶴項牌話中有話火葫蘆家樂堅确僭僞晶簾金琯敬謝不敏錦袍鸠赀涓塵聚蚊成雷科頭魁岡癞兒了了可見爐炭氓獠祢廟茗舌淺說栖景青抗先麝墨生辰吉帖蛇形矢槀屍居視膳石閘台球唐梯佻皮凸緣外彜文韬武略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