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中隱含着另外的意思。謂語帶雙關,意在言外。《紅樓夢》第一一○回:“ 邢夫人 等聽了話中有話,不想到自己不令 鳳姐 便宜行事,反説:‘ 鳳丫頭 果然有些不用心。’” 瞿秋白 《文藝雜著續輯·“打倒帝國主義”的古典》:“然而誰都知這些話是‘話中有話’的,意思倒是着重在 中國 工人不應當反抗本國資本家的‘有理的’壓迫。” 峻青 《海嘯》第四章:“ 老宮 聽得出這話中有話,心裡也自然明白了幾分。”
“話中有話”是一個漢語成語,指說話時表面意思之外還隱含着其他意圖或暗示,需要聽者仔細體會其深層含義。以下是詳細解析: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處原文,可參考《紅樓夢》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話中有話”是指在說話或文字表達中,表面上說的是一件事情,但其中又包含了另外一層意思或者暗示。
《話中有話》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讠”(讠是言讠的聲音),右邊是“言”(表示語言的意思)。根據康熙字典,它的總筆畫數是11。
《話中有話》這個成語來源于《莊子·外物》篇。莊子講述了一個人去買魚,賣魚的人說魚是天上的龍,而買魚的人聽出了賣魚的人的話中有話,明白他的意思其實是想表達自己賣的魚非常值錢。于是他警惕地選擇不購買這條魚。從此,“話中有話”這個成語就流傳下來,用來形容“說話或文字中有其他深層次的含義或用意”。
繁體中的《話中有話》的寫法是「話中有話」。
古時候寫《話中有話》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主要區别在于字形有一些變化。例如:“話”字在古代采用了「言」和「全」的組合,而現在則改為了「言」和「舌」的組合。
1. 我對他的誇獎中有話中有話,其實是希望他能更加努力。
2. 雖然他說的很少,但每句話都話中有話,值得我們仔細去琢磨。
1. 有話直說
2. 無話可說
3. 話不投機
4. 話中帶刺
5. 話中有情
1. 言外之意
2. 意有所指
3. 弦外之音
4. 含沙射影
5. 言外之諾
1. 言出必行
2. 迷蒙其詞
3. 暗箭難防
4. 不言而喻
5. 一言為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