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敬謝不敏的意思、敬謝不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敬謝不敏的解釋

[beg to be excused] 謙詞稱自己沒有才智而謝絕的套語

捐輸之例,百無一良,若以屬之鄙人,惟當敬謝不敏。——曾國藩《複歐陽曉岑書》

詳細解釋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趙文子 曰:‘信,我實不德。而以隸人之垣以赢諸侯,是吾罪也。’使 士文伯 謝不敏焉”。 唐 韓愈 《寄盧仝》詩:“買羊沽酒謝不敏,偶逢明月曜桃李”。不敏,不明達,不才。後以“敬謝不敏”為推脫做某事的婉詞。 魯迅 《二心集·做古人和做好人的秘訣》:“于滿肚氣悶中的滑稽之馀,仍隻好誠惶誠恐,特别脫帽鞠躬,敬謝不敏之至了。” 吳晗 《再談神仙會和百家争鳴》:“這幾年有許多雜志報紙要我寫這方面的文章,我隻好敬謝不敏,不能鳴,更不用說争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敬謝不敏”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ìng xiè bù mǐn,主要用于婉轉推辭他人的請求或任務,表示自己能力不足或無法勝任。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出處與典故


用法與場景


近義詞與反義詞


注意點


通過以上分析,可全面理解“敬謝不敏”的語境與用法,既能體現謙遜态度,又能有效傳達推辭之意。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敬謝不敏》的意思

《敬謝不敏》是一句成語,用于表達對别人的感謝,但又表示自己并不感激或不領情的意思。在這句成語中,使用了反諷的修辭手法,通常用于諷刺或揶揄對方不識好意、不懂感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敬謝不敏》的字包含兩個部首:敬(又名⺖)和言(又名讠)。其中,敬部的筆畫數為12,而言部的筆畫數為7。

來源

《敬謝不敏》一詞來源于古代小說《紅樓夢》。在小說中,主人公賈寶玉寫詩給林黛玉,表達自己的情感。林黛玉收到之後回信道:“敬謝!”這句被用作回應寶玉的謝意,但其實表達的是不能接受。後來,這句話成為成語,用于形容對方不領情或不感激别人的感謝。

繁體

《敬謝不敏》的繁體字為《敬謝不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不同。《敬謝不敏》這個詞在古代使用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但整體意義并未改變。

例句

1. 他送給我一本書,我說:"敬謝不敏",其實我并不喜歡那個作者。

2. 她對我表示感謝,我卻置若罔聞,真是太"敬謝不敏"了。

組詞

敬意、謝謝、不懂感恩

近義詞

不領情、無動于衷

反義詞

感恩圖報、知恩圖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