骖镳的意思、骖镳的詳細解釋
骖镳的解釋
骖馬的镳辔。泛指馬具。《文選·謝朓<和伏武昌登孫權故城>》:“北拒溺驂鑣,西龕收組練。” 劉良 注:“驂馬鑣轡也。”謂北拒 曹 兵,血溺馬具。
詞語分解
- 骖的解釋 骖 (驂) ā 古代駕在車前兩側的馬:“左骖殪兮右刃傷”。 駕三匹馬:“載骖載驷”。 筆畫數:; 部首:馬; 筆順編號:
- 镳的解釋 镳 (鑣) ā 馬嚼子兩端露出嘴外的部分:分道揚镳(喻趨向不同)。 同“镖”。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骖镳”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骖(cān):指古代駕車時位于車轅兩側的馬,即“骖馬”。
- 镳(biāo):馬嚼子兩端露出口外的部分,也代指馬具中的銜鐵或缰繩。
- 合義:骖镳即“骖馬的镳辔”,泛指與骖馬相關的馬具,如馬嚼子、缰繩等。
二、出處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謝朓的《和伏武昌登孫權故城》:
“北拒溺驂鑣,西龕收組練。”
劉良注:“驂馬鑣轡也。”
詩句描寫戰争場景中馬具被血水浸染的慘烈景象,後多用于文學作品中指代馬具。
三、補充說明
- 結構特點:
骖镳為并列結構,兩字均與馬具相關,但“骖”側重馬的位置,“镳”側重器具部件。
- 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研究古代車馬文化的語境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車馬制度,可參考《周禮·夏官》或《說文解字》中對“骖”“镳”的詳細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骖镳
骖镳,古代漢字的一個詞語,意為馬匹的統稱或引申為護衛和警衛。下面我們來逐一了解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以及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例句,同時還會介紹一些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骖镳是由骁和辌兩個部首組成的。部首骁的拼音為xiāo,意為勇猛;部首辌的拼音為liáng,意為馬蹄聲。骖镳一共有15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骖镳最早出現于《世說新語·文學》一書中,而在《康熙字典》中,骖镳的繁體為鱦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骖镳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畢竟漢字的書寫形式隨着時代的變遷而有所變化。然而,主要的字形結構并沒有大的變動。
例句:
1. 他的手下有一支精銳的骖镳部隊,确保了朝廷的安全。
2. 骖镳奔馳,響徹山谷。
組詞:
骖镳不常用于組詞,因為它本身已經是一個較為完整的詞語。但可以根據需要構造相關的詞語,例如骖镳隊、骖镳車隊等。
近義詞:
近義詞是指與骖镳意義相近的其他詞語。然而,骖镳作為一個特定的詞語,其特殊含義不易尋找與之意義相似的詞語。
反義詞:
反義詞是指與骖镳意義相反的詞語,但骖镳本身并無明顯的反義詞。
希望以上的解釋能夠滿足您對于《骖镳》這個詞語的需求。如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