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偏曲的意思、偏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偏曲的解釋

(1).不公正。《荀子·正論》:“上周密則下疑玄矣;上幽險則下漸詐矣;上偏曲則下比周矣。” 元 無名氏 《馮玉蘭》第三折:“則我除冤斷枉無偏曲,恰似冰霜一片心。”

(2).偏頗隱晦。《朱子全書》卷六:“讀書隻就一直道理看,剖析自分曉,不必去偏曲處看。” 明 宋濂 《諸子辯·天隱子》:“其書多偏曲之論,無足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偏曲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一、基本釋義

指偏離公正或客觀标準,帶有主觀傾向或不公平的判斷。

《漢語大詞典》:形容不公正、不正直,側重個人立場而忽視全面性。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強調因私心或偏見導緻判斷、行為失去中立性。

二、深層内涵

  1. 價值判斷的失衡

    常用于描述對事物、規則或道德的片面解讀,如“偏曲法律條文”指刻意歪曲法律原意以滿足私利。

    《古代漢語詞典》:古漢語中多指“不直”“不正”,如《後漢書》載“偏曲之論”喻失當之言。

  2. 行為與心理的關聯

    隱含主觀動機,如因利益、情感而故意偏離事實,近義詞為“偏頗”“徇私”。

    《辭海》:釋義包含“故意曲解”,需結合語境區分無意偏差與蓄意扭曲。

三、應用場景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第二版),2012年。
  2.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現代漢語規範詞典》,2010年。
  3. 商務印書館《辭海》(第七版),2020年。
  4. 中華書局《古代漢語詞典》,2016年。

網絡擴展解釋

“偏曲”是一個多義詞語,其含義根據使用場景有所不同,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基本詞義

  1. 不公正
    指行為或判斷偏離公平原則,帶有主觀偏向。例如《荀子·正論》中提到“上偏曲則下比周矣”,強調上位者不公正會導緻下屬結黨營私。

  2. 偏頗隱晦
    形容表達或觀點片面、模糊,缺乏客觀性。如《朱子全書》指出“讀書不必去偏曲處看”,強調應避免片面理解。

二、引申與擴展

三、使用場景

四、古籍引用示例

總結來看,“偏曲”既可指客觀的不公正現象,也可用于主觀的認知偏差或醫學解剖異常,需結合語境具體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艾蒳挨排卬給備盡被囊碧眼超捷遲難重播崇鼎充耳不聞雠問創彙呆子大歲大長公主帝家多辟馚馧枌梓富貴該臧歌樓拱繞過索黑矟公鴻疎活受奬許講宇賤胎揫斂颶母排手劈臉憑幾據杖批照痡瘏薔薇水千雉蹊道清候禽妝染缸房乳豎煞場沙鳥升耀慎言師娘是以私刑碎割淩遲屠牧烏燈黑火五供兒忤逆不孝鄉賤閑置銷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