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儲置建築材料或供工人聚居的棚屋。 ********* 《組織國民政府案之說明》:“革命黨之於國家,即如棚寮之於洋樓,黨有力量,可以建國。”
“棚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棚寮(拼音:péng liáo)指用于儲置建築材料或供工人臨時聚居的簡易棚屋。這類建築通常結構簡單,功能單一,常見于工地、臨時施工場所等場景。
詞義構成
語境應用
常見于描述建築工地、災後安置等場景,例如孫中山在《組織國民政府案之說明》中比喻:“革命黨之於國家,即如棚寮之於洋樓”,強調革命黨是建國的臨時基礎。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的曆史用例或延伸含義,可參考孫中山相關文獻或建築行業術語資料。
《棚寮》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臨時搭建的簡陋住所或簡易的房屋。一般來說,它是指農村或城市貧困地區人們居住的簡陋房屋。
《棚寮》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木(mù)和宀(mián)。
木的筆畫數為4,宀的筆畫數為3。
《棚寮》一詞源于漢語,是由簡化字組成的。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棚樓」。
在古代,「棚寮」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古時候的字體形狀可能有所不同。
1. 農民工們在城市裡搭建了簡易的棚寮,作為暫時的住所。
2. 村民們自己動手,搭建起一座座棚寮,以應對災難的來臨。
1. 土寨棚寮
2. 棚寮居民
3. 棚寮村莊
1. 茅屋
2. 棚舍
3. 落腳處
1. 豪宅
2. 别墅
3. 高樓大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