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储置建筑材料或供工人聚居的棚屋。 ********* 《组织国民政府案之说明》:“革命党之於国家,即如棚寮之於洋楼,党有力量,可以建国。”
“棚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棚寮(拼音:péng liáo)指用于储置建筑材料或供工人临时聚居的简易棚屋。这类建筑通常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常见于工地、临时施工场所等场景。
词义构成
语境应用
常见于描述建筑工地、灾后安置等场景,例如孙中山在《组织国民政府案之说明》中比喻:“革命党之於国家,即如棚寮之於洋楼”,强调革命党是建国的临时基础。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的历史用例或延伸含义,可参考孙中山相关文献或建筑行业术语资料。
《棚寮》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临时搭建的简陋住所或简易的房屋。一般来说,它是指农村或城市贫困地区人们居住的简陋房屋。
《棚寮》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木(mù)和宀(mián)。
木的笔画数为4,宀的笔画数为3。
《棚寮》一词源于汉语,是由简化字组成的。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是「棚樓」。
在古代,「棚寮」的写法与现在基本相同,古时候的字体形状可能有所不同。
1. 农民工们在城市里搭建了简易的棚寮,作为暂时的住所。
2. 村民们自己动手,搭建起一座座棚寮,以应对灾难的来临。
1. 土寨棚寮
2. 棚寮居民
3. 棚寮村庄
1. 茅屋
2. 棚舍
3. 落脚处
1. 豪宅
2. 别墅
3. 高楼大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