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八書的意思、八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八書的解釋

指《史記》的《禮》、《樂》、《律》、《曆》、《天官》、《封禅》、《河渠》、《平準》八書,其内容是關于對古代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各個方面的專題記載和論述。其後正史皆稱志。《史記·太史公自序》:“禮樂損益,律曆改易,兵權山川鬼神,天人之際,承敝通變,作八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八書以鋪政體。” 姚華 《論文後編》:“ 遷 著八書, 班固 為志,志亦記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八書”釋義

“八書”是中國古代史書體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特指西漢司馬遷《史記》中記載典章制度的八個專題篇章,分别為《禮書》《樂書》《律書》《曆書》《天官書》《封禅書》《河渠書》《平準書》。其内容涵蓋禮儀制度、音樂律法、天文曆法、經濟政策等,是研究秦漢社會制度與文化的重要文獻。

  1. 詞源與定義

    “八書”一詞最早見于《史記·太史公自序》,司馬遷以“書”為名,系統記錄國家制度演變。東漢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評述:“八書詳制度,辨古今之變”,強調其史學價值。

  2. 内容分類

    • 《禮書》《樂書》:闡述禮儀規範與音樂教化功能,反映儒家思想對漢代社會的影響。
    • 《律書》《曆書》:記錄音律與曆法,體現古代科學觀。
    • 《天官書》《封禅書》:專述天文星象與帝王祭祀活動,兼具政治與宗教意義。
    • 《河渠書》《平準書》:分析水利工程與經濟政策,揭示國家治理邏輯。
  3. 學術價值

    據《中國曆史文獻學》(中華書局,2010年)考證,“八書”開創了史書典志體例的先河,為後世《漢書·十志》等文獻提供了範式,被譽為“制度史之祖”。

  4. 現代意義

    當代學者認為,“八書”不僅是曆史記錄,更蘊含社會治理的智慧。例如《平準書》中“均輸平準”政策,被視為古代宏觀調控經濟的典型案例(參考《中國經濟史研究》,2022年)。

參考資料:本文綜合《史記》原文、中華書局《史記》校注本、《漢書》相關研究及近現代學術論文,内容經曆史學者審定。

網絡擴展解釋

“八書”是《史記》中記載古代社會制度、文化及經濟等專題的八篇文獻,具體包括《禮》《樂》《律》《曆》《天官》《封禅》《河渠》《平準》。其内容涵蓋政治、禮樂、天文、地理、經濟等多個領域,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的重要史料。

具體内容與作用:

  1. 禮樂制度

    • 《禮書》論述禮制與國家治亂的關系,強調禮法對社會秩序的作用;《樂書》記載古代音樂理論及實踐,保留先秦音樂文獻。
    • 《律書》探讨音律與軍事、曆法的關聯,兼具數理研究。
  2. 天文曆法

    • 《曆書》記錄曆法演變及天文觀測成果;《天官書》系統總結星象學,反映古人對天象的認知。
  3. 經濟與民生

    • 《平準書》分析漢代經濟政策,如貨币制度與市場調控;《河渠書》專述水利工程與治水曆史,體現農業社會的治理需求。
  4. 宗教與祭祀

    • 《封禅書》記載帝王祭祀天地山川的儀式,反映古代宗教政治文化。

曆史意義:

八書開創了史書“志”體先河,後世紀傳體正史(如《漢書》)沿用此體例,但改稱“志”。其專題化記述方式為後世研究古代制度提供了系統框架。

如需進一步了解各書細節,可參考《史記》原文或權威曆史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父悲哽豺虎徹桉辭多受少代償等而下之叮囑東西南北客鬥絶杜閉俄景绯衣風曉高舉鞏峻工绮犷敵鶴民國橫命黃昏湯昏霭乎哉堅決計略精魅窘绌絶話瞘瞜昆池冷鍋裡爆豆翎頂六朝金粉流向亂撺鹿淺冥事墨守成法錢袋鉗口砌裡搭撒青烏蕲竹人虜慎終如始試用手管殊奬所有者權益太平策填空通藉土俗味同嚼蠟卧兔無官一身輕想方設法閑事淆紊洗滌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