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托夢。《莊子·至樂》:“夜半髑髏見夢曰:‘子之談者似辯士,諸子所言,皆生人之纍也。’”《史記·龜策列傳》:“龜見夢曰:‘送我水中,無殺吾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丹水》:“伐樹之前,見夢于 欣 , 欣 不以厝意。” 金 王若虛 《焚驢志》:“﹝帥﹞命亟取将焚之。驢見夢于府之屬某曰:‘寃哉,焚也。’”
“見夢”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指在夢中被某人或事物托付、顯現,即“托夢”之意。由“見”(看到)和“夢”(夢境)組成,強調夢中出現的意象或信息傳遞。
古籍例證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例如:
引申含義
除字面意義的“托夢”外,還可隱喻不切實際的幻想或虛構事物,常見于文學創作或口語表達,用于描述虛幻缥缈的意象。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超自然現象或文學性叙事,如神話、志怪故事中亡者或神靈通過夢境傳遞信息的情節。
“見夢”兼具具體行為(托夢)與抽象比喻(幻想)的雙重含義,其古典用例進一步強化了文化意蘊。
《見夢》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夢中看見。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見”和“夢”。看見夢境是指在睡眠中出現的虛幻景象,通常與個人的心理活動、經曆和潛意識有關。
在《見夢》這個詞中,兩個漢字的部首分别為“見”和“木”,它們分别屬于“見字邊”和“木字旁”。其中,“見”的部首是左手邊的一橫,表示觀察、目睹;“木”的部首是上方的一撇,表示與樹木有關。
根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的統計,見夢的總筆畫數為10畫,其中“見”的筆畫數為7畫,“夢”的筆畫數為3畫。
“見夢”一詞來源于中文。它的簡體字是“見夢”,而在繁體中則寫作“見夢”,繁體字的筆畫相同,隻是形狀稍有差異。
在古代漢字中,夢字的寫法稍有不同。早期的寫法中,“夢”字的上方是一撇,下方則是兩豎相連,形狀更加扁平。隨着時間的推移,字形逐漸演變為今天的現代字形。
1. 昨晚我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見到了老朋友。 2. 她每天醒來後都會回憶自己的夢境,看能否解析出潛在的意義。
組詞:夢境、夢想、做夢、夢幻、夢寐以求。
近義詞:覺夢、夢見、夢中。
反義詞:醒來、清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