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战袍和兵器。借指军容。《新唐书·杨弘礼传》:“帝自山下望其众,袍仗精整,人人尽力,壮之。”
(2).指衣着打扮。《醉醒石》第八回:“他是箇聪明人儿,庞儿生得媚,袍仗儿也济楚。”
“袍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解释:
军事含义
指战袍和兵器,借代军容或军队的装备状态。例如《新唐书·杨弘礼传》中记载:“帝自山下望其众,袍仗精整,人人尽力”,描述军队军容严整、士气高昂的状态。
服饰含义
引申为衣着打扮,多用于形容人的仪容装束。如《醉醒石》第八回提到:“他是个聪明人儿,庞儿生得媚,袍仗儿也济楚”,此处指人物的衣着整洁得体。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参考《新唐书》《醉醒石》等文献。
袍仗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多个义项。常见的意思是指官员的礼服和仪仗。在古代,袍仗也可以指祭祀时所穿的礼服。此外,袍仗还可以指代威风凛凛的气势。
袍仗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衣,共有9个笔画。
袍仗这个词的来源较为简单,袍取自“衣袍”,指的是官员的礼服,仗则指的是官员在仪式或者巡视时所带的仪仗队伍。
袍仗这个词的繁体写法为「袍爿」。
袍仗这个词在古时候的写法没有太大变动,基本上与现代写法相同。
1. 他身穿华丽的袍仗,威风凛凛地登上了主席台。
2. 在古代宴会上,贵族们穿着华丽的袍仗,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袍袖、仪仗、礼袍、战袍、英勇威仪、袍泽等。
仪仗、仪仗队、礼仪、服装等。
平凡、朴素、庸俗、损害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