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滂濊的意思、滂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滂濊的解釋

水大貌。亦比喻德澤廣大。 明 宋濂 《元故韶州路儒學教授曾府君石表辭》:“ 郕國 傳道自 孔 門,遺澤滂濊苗裔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滂濊”一詞的釋義如下:

一、讀音與字形

二、本義與引申義

  1. 本義:
    形容水勢浩大,如“雲滂洋,雨滂濊”。
    “滂”強調水勢廣闊,“濊”側重水盛之态,合指水流盛大、奔湧之貌。

  2. 引申義:
    比喻恩澤或德行的廣布,如“滂濊之恩”指廣泛惠及衆生的恩德。此引申源于“滂”的盛大、廣遠意象,與儒家文化中“德潤萬物”的思想相關。

三、古籍與用例

四、近義詞辨析

“滂濊”融合了自然現象的宏大與人文精神的延展,是古漢語中兼具形象與抽象表達的雙音節詞。

網絡擴展解釋二

滂濊——一個多義詞

滂濊(pāng pēi)是一個漢字詞語,多義且常用于文學作品中,形容水流湍急、猛烈。本文将從不同方面對滂濊進行解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滂字由左右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為“水部”,右邊為“敝部”。滂字共有17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

滂字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說文解字》,是古代漢字的一個形聲字。滂字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滂字的上面有三個點,代表水流湍急。下面的部分則是“敝”字,表示破碎。

例句

1. 洶湧的江水直沖而下,滂濊之勢令人聞風喪膽。

2. 滂濊的海浪沖擊着礁石,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

組詞

滂濊飛瀑、滂濊大浪、滂濊奔流。

近義詞

湍急、奔騰、猛烈、澎湃。

反義詞

平靜、緩慢、涓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