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rinary bladder] 許多脊椎動物供暫時貯存尿液的可膨脹膜性囊。人類的膀胱位于盆腔内、直腸的前面,收集來自輸尿管的尿液,并通過由括約肌開閉的口間歇性地将尿液排出體外
(1).即尿脬。貯尿的器官。《素問·靈蘭秘典論》:“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夫以陽入陰中,動胃繵緣,中經維絡,别下於三焦膀胱。” 張守節 正義引《八十一難經》:“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太平禦覽》卷三六三引《韓詩外傳》:“膀胱,精6*液之府也。”按,《說文·肉部》作“膀光”。
(2).形容因不合心意而生氣。 清 李漁 《巧團圓·争繼》:“好争毆頗妨嘉譽,氣膀胱易壞尊軀。” 清 李漁 《蜃中樓·阃鬧》:“[末]我何曾容他到海邊去?[浄冷笑介]不去,不去,弄出些兒把戲。[末驚介]什麼把戲?[浄]若還説來,又是一場膀胱小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膀胱漢語 快速查詢。
膀胱是人體泌尿系統中儲存尿液的肌性囊狀器官,以下從漢語詞典及醫學角度詳解其釋義:
膀胱(páng guāng)
指人體内位于盆腔、暫存尿液的彈性囊狀器官。尿液經腎髒産生後,通過輸尿管流入膀胱儲存,達到一定容量後經尿道排出體外。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儲尿功能
膀胱壁由平滑肌(通稱“逼尿肌”)構成,具有極強伸縮性。成人膀胱正常容量約為300-500毫升,充盈時呈卵圓形,排空後收縮成梨形。
來源:《系統解剖學》(第9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排尿機制
膀胱頸部的尿道内括約肌(平滑肌)與尿道外括約肌(橫紋肌)協同控制排尿。當膀胱内尿量達150-250毫升時,神經反射引發尿意;超過500毫升可能産生疼痛感。
來源:《生理學》(第9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中醫視膀胱為“六腑”之一,與腎髒互為表裡。《黃帝内經》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強調其儲尿及氣化排尿的功能,并認為膀胱經貫穿人體背部,主一身之陽氣。
來源:《黃帝内經·素問》,中華書局點校本。
“膀”原指人體兩側,“胱”意為中空囊袋(見于《說文解字》),二字組合凸顯器官的形态特征。古醫籍《難經》稱膀胱為“脬”(pāo),如“膀胱俗呼曰脬”,此稱謂仍存于方言中。
來源:《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難經校釋》,人民衛生出版社。
注:以上疾病解釋參考《實用内科學》(第16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權威文獻鍊接建議(用戶可自行檢索):
膀胱是人體泌尿系統中一個重要的器官,主要功能是暫時儲存尿液。以下從結構、功能和相關健康知識三個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膀胱位于人體盆腔内,恥骨聯合後方,呈中空的囊狀結構。其大小和形狀隨尿液充盈程度變化:
膀胱壁由三層組織構成:
常見異常情況包括:
建議成年人每日飲水1500-2000ml,保持規律排尿習慣(每2-3小時一次),避免長期憋尿導緻膀胱功能損傷。若出現排尿疼痛、尿液渾濁等異常症狀,應及時就醫檢查。
白丁香百慮邦瑞渀蕩變見箯筍燈籠宸衛充融辭不達義詞藝戴笠盜窟第三紀短功斷棄讀帖繁費放龍入海礬書豐肌鳳笙俯蹐富樂高情各抒己見觀榭豪奪巧取降挹衿帶酒材居仁由義開喉頓嗓樂觀羸形練句流僻莅止慮歎滿州裡旁遊篷布破孝鋪襯前筵人財兩空榮近聲吞氣忍蜀彩輸家厮役遂僞筍蒲圖墓葦索渥恩烏江翔鸾舞鳳仙磬賢首山小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