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ujiang River] 長江上遊南岸的重要支流。發源于黔西北山區,向北在涪陵入長江,全長1050公裡,谷深水急,富水能資源
水名。在今 安徽省 和縣 東北。附近原有 烏江亭 ,相傳為 項羽 兵敗自刎處。《史記·項羽本紀》:“於是 項王 乃欲東渡 烏江 。” 閩 徐夤 《恨》詩:“ 烏江 項籍 忍歸去,雁塞 李陵 長繫留。” 清 趙翼 《鄱陽湖懷古》詩:“ 楚 歌四面 烏江 敗, 吳 火中流 赤壁 燒。”
“烏江”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基本概況
烏江是長江上遊右岸最大支流,發源于貴州省威甯縣烏蒙山麓香爐山花魚洞,流經貴州、重慶兩地,在涪陵注入長江,全長約1037公裡(不同資料記載略有差異),流域面積約8.79萬平方公裡,是貴州省第一大河。
源頭與支流
自然特征
曆史與文化
安徽省烏江
安徽省和縣東北曾有一同名支流,因楚漢戰争時項羽自刎于此而聞名,但現代地理中已非主流含義。
成語中的“烏江”
比喻黑暗、險惡或困難的境地,如“陷入烏江”。
日常語境中的“烏江”主要指貴州至重慶段的長江支流,兼具自然、經濟和文化意義。如需更詳細的地理數據或曆史典故,可參考權威文獻或水利部門資料。
烏江是指中國貴州省的一條河流,是大貴州地區的主要河流之一。它發源于貴州省普定縣,流經貴陽市、遵義市等地,最後注入長江。
烏江的拆分部首是丿(丨)和厶(廠),共有11個筆畫。
烏江得名于其河水顔色呈現烏黑,因而得名烏江。
烏江在繁體中為烏江。
在古時候,烏江的寫法較為簡化,通常寫作烏江。
1. 我去年夏天去貴州旅行,也遊覽了烏江。
2. 烏江的水流湍急,景色壯麗。
3. 春天,烏江兩岸的櫻花盛開,美不勝收。
烏江組詞: 1. 烏江河段 2. 烏江水利 3. 烏江流域 4. 烏江大橋
烏江的近義詞是「烏水」。
烏江的反義詞是「明江」,意為水色清澈明亮的江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