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方面同時前進。《人民日報》1963.1.31:“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的主要要求是:實事求是,循序前進,齊頭并進,迎頭趕上。” 周保中 《憶東北抗日遊擊戰争》:“采取合法與秘密的方式,争取上層與打入下層齊頭并進的工作方針,擴大黨的政治影響,争取和領導他們抗 日 。”
“齊頭并進”是一個常用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多方面或多項任務同時推進,強調并行不悖、不分先後的協同狀态。常用于描述工作、科技發展、團隊協作等場景,如“經濟與環保齊頭并進”。
二、出處與背景 最早見于周恩來1963年《在上海科學技術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的主要要求是:實事求是,循序前進,齊頭并進,迎頭趕上。”該講話強調科技發展的系統性。
三、用法特征
四、近義與反義
五、應用示例 “三個班級按照分工,齊頭并進完成聯歡會籌備”,或英文表達“advance side by side”(并排推進)。
該成語現已成為描述協同推進現象的經典表達,適用于管理、教育、科技等多領域。需注意語境中多主體/多任務并行的核心特征,避免與“單線推進”概念混淆。
《齊頭并進》是指一群人或多個事物在同一方向上齊齊地向前發展、進步。它表示團結一心、共同努力,共同實現目标。
《齊頭并進》的拆分部首是齊(齊字的左半邊)和并(年字的左半邊)。它們的筆畫分别為齊(3畫)和并(4畫)。
《齊頭并進》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春官·大宗伯級儀》:“于是司隸、司士、司臣、司賓、司列、司輿、司賀、司門、司闡、宗伯皆北面齊頭而立,飲如之禮。”後來逐漸被用于形容人們齊心協力、共同進步的場景。
《齊頭并進》的繁體字為「齊頭并進」。
古代《齊頭并進》的漢字寫法為「齊頭並進」。
例句1:在公司裡,我們要堅持團結合作,共同努力,齊頭并進,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例句2:這個團隊的成員相互支持,互相鼓勵,齊頭并進地完成了任務。
齊心協力、團結合作、共同進步
同仁共濟、齊心同力、衆志成城
各自為戰、拉扯不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