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民人五家為伍,又立保相統攝,因以“保伍”泛稱基層戶籍編制。 宋 曾鞏 《陳康民管勾永興等路常平制》:“勑具官某等:朕為保伍之法,寓耕戰之政,典農之官屬以兼領。”《宋史·食貨志上一》:“給授桑土,潛拟井田,營造室居,使立保伍。”《明史·詹兆恒傳》:“時 江 北民避亂,盡走 南京 。 兆恆 慮賊諜闌入,處之城外,為嚴保伍,察非常,奸宄無所匿。”
(2).指根據戶籍制度将居民組織起來。 宋 葉適 《役法》:“蓋昔者保伍其民而有保正副,将以兵法部勒其下。”
(3).指編組在同一基層戶籍單位中的鄰裡居民。《宋史·度宗紀》:“﹝ 鹹淳 九年五月﹞丁卯,申禁奸民妄立經會,私創庵舍,以避征徭,保伍容芘不覺察,坐之。”
“保伍”是一個具有曆史背景的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主要涉及古代戶籍制度和社會組織:
基層戶籍編制
古代以五家為一“伍”,并設“保”作為管理單位,形成基層戶籍編制。這一制度在宋代、明代均有應用,如《宋史》記載通過保伍法管理農耕、治安。
居民組織方式
指按戶籍将居民編組管理,如宋代葉適《役法》提到“保伍其民”,即以軍事化方式組織民衆。
鄰裡關系單位
同一保伍内的居民互為鄰裡,需相互監督。例如《明史》記載保伍用于安置流民、防範奸細。
“保伍”的核心含義圍繞古代戶籍管理,兼具社會組織功能,部分現代解釋需結合語境判斷。
保伍,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保字是一個獨立的漢字,伍是一個獨立的漢字。下面分别介紹保和伍的部首、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部首:⺍
筆畫:9畫
來源:保字是從古代象形文字演化而來的,最初表示“寶貴、珍貴”的意思,後來逐漸延伸為“保護、守護”的意思。
繁體:保
古時候漢字寫法:
例句:他們需要政府的保障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組詞:保護、保障、保證、保守、保全
近義詞:維護、保衛、護衛
反義詞:破壞、放任、無視
部首:⺉
筆畫:7畫
來源:伍字最早是用來表示“五”的意思,後來引申為“排列、組合、配合”的意思。
繁體:伍
古時候漢字寫法:
例句:他和他的四個朋友組成了一個樂隊,他負責擊鼓伍。
組詞:隊伍、五光十色、倍感親切
近義詞:排、組、合
反義詞:散、離、散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