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牛膝的意思、牛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牛膝的解釋

[achyranthes root] 多年生草本植物,莖方形,節大,葉子對生,橢圓形,穗狀花序,花綠色,果實橢圓形。根可入藥,有利尿和通經作用

詳細解釋

亦稱“ 牛莖 ”。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莖有節,突出如牛膝,故名。根可入藥,有利尿、通經等作用。 北齊 劉晝 《新論·審名》:“虛信傳説,即似定真,聞……堯漿、禹糧謂之飲食;龍肝、牛膝謂之為肉。” 袁孝政 注:“皆是藥草之名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牛膝》:“牛莖、百倍、山莧菜、對節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牛膝(學名: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是苋科牛膝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名稱源于《神農本草經》,因莖節膨大如牛膝關節而得名。作為傳統中藥材,其幹燥根為藥用部位,《中國藥典》将其收錄為法定藥材。

一、植物學釋義 牛膝植株高70-120厘米,莖直立具四棱,葉片橢圓形對生,穗狀花序頂生。根呈圓柱形,表面灰黃色具細縱紋,《本草綱目》記載其“根長而白,狀如牛膝”。主要分布于我國河南、四川等地,其中懷牛膝為道地藥材。

二、藥用價值解析

  1. 性味歸經:味苦、酸,性平,歸肝、腎經(《中華本草》)
  2. 功能主治:具有逐瘀通經、補肝腎、強筋骨之效,《名醫别錄》載其“療傷中少氣,男子陰消,老人失溺”
  3. 炮制應用:生用散瘀血,酒制補肝腎,《雷公炮炙論》詳述其九蒸九曬工藝

三、典籍記載溯源 《神農本草經》列其為上品,稱“主寒濕痿痹,四肢拘攣”。宋代《證類本草》記載其可“破血堕胎”,明代《普濟方》收錄含牛膝方劑達200餘首。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其含三萜皂苷、蛻皮甾酮等活性成分(《中藥大辭典》)。

四、文化符號意義 在中醫藥文化中,牛膝與牛膝酒、牛膝丸等制劑構成獨特的藥療體系。民間諺語“腰痛吃杜仲,腿痛用牛膝”反映其認知度,《中國道地藥材》将其列為四大懷藥之一。

網絡擴展解釋

“牛膝”一詞的含義可以從植物學和中藥學兩個角度解釋,具體如下:

一、植物學定義

牛膝是苋科植物牛膝(學名:Achyranthes bidentata)的幹燥根,其莖有節,形似牛膝關節,因此得名。植株高約60-100厘米,葉片橢圓形對生,穗狀花序,根呈圓柱形,表面灰黃色或淺棕色()。

二、中藥學屬性

  1. 性味歸經
    味苦、甘、酸,性平,歸肝、腎經()。
  2. 功效與主治
    • 逐瘀通經:用于經閉、痛經等婦科瘀血證。
    • 補肝腎、強筋骨:改善腰膝酸痛、筋骨無力。
    • 引血下行:緩解頭痛、眩暈及牙痛等上焦火熱症狀。
    • 利尿通淋:輔助治療淋證、水腫()。
  3. 用法與禁忌
    • 煎服,用量5~12克。
    • 禁忌:中氣不足、小便不利者慎用()。

三、延伸文化含義

在漢語中,“牛膝”也被用作成語,比喻人具備堅韌不拔的品質,如同牛膝關節般強健穩定()。

提示:藥用時需遵醫囑,避免自行配伍。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中醫藥資料,完整内容可參考相關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敗谷棒球運動搬挑寶珥背雲辟書不伶俐草菴赤彪儀同赤诏臭不可聞旦會點累東風過耳斷梗飄蓬都城二架反言逢場冠緌貴出賤收規畫湀辟河曲鳥厚坤荒信剪樣兼資铠襖寇剽廓大來勁老鼻子老歐料子服流澗露冕盧醫蘆中人緑寳石賣威滿腹詩書媚好扭捽乾笑七搭八扯祈禳仁獸耍嘴皮子熟歲送盤歲路襚衣縮結恬酒天上人間童牛角馬卧兔五陵原小軍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