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祈禳的意思、祈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祈禳的解釋

祈禱以求福除災。《漢書·孔光傳》:“俗之祈禳小數,終無益於應天塞異,銷禍興福。” 顔師古 注:“祈,求福也。禳,除禍也。” 宋 蘇轼 《答郡中同僚賀雨》詩:“君看大熟歲,風雨占十五,天地本無功,祈禳何足數。”《水浒傳》第一回回目:“ 張天師 祈禳瘟疫, 洪太尉 誤走妖魔。”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祈禳是漢語中的一個複合詞,由“祈”和“禳”二字組成,特指通過特定儀式向神明祈求福佑或消除災禍的宗教行為。以下是詳細釋義:


一、字義分解

  1. 祈(qí)

    指虔誠地向神靈、上天請求賜福或實現願望。《說文解字》釋為“求福也”,強調主動懇求吉祥。

    例:《詩經·小雅·甫田》中“以祈甘雨”,即祈求風調雨順。

  2. 禳(ráng)

    指通過祭祀、法術等方式驅除災禍或不祥。《周禮·天官》注“禳,卻變異也”,側重消除已現或潛在的災異。

    例:《左傳》記載“天災流行,禳之可解”。


二、合義解析

“祈禳”作為整體概念,指通過祭祀、禱告、符咒等儀式,既祈求福祉降臨,又驅除災厄的行為。其核心在于溝通人神,調和陰陽,常見于古代官方祭祀與民間信仰。


三、文化背景與典籍例證

  1. 典籍記載

    《周禮·春官》載“大祝掌六祈以同鬼神示”,其中“祈”涵蓋祈福禳災的職能;《三國志·魏書》提及“設壇場以祈禳”,反映官方儀式的應用。

    來源:國學大師《漢語大詞典》,中華書局《周禮注疏》。

  2. 道教儀式

    道教齋醮科儀中,“祈禳”是核心法事之一,如《道藏》收錄的《太上三洞祈禳秘旨》,詳述符箓與咒術的運用。

    來源:中國道教協會《中華道藏》。


四、現代語義延伸

現代漢語中,“祈禳”一詞仍用于描述傳統宗教儀式,但引申義可泛指通過精神寄托或象征性行為化解困境的心理需求,如文學作品中“以詩祈禳命運”的修辭表達。


參考資料

: 漢語大詞典. 國學大師網. http://www.guoxuedashi.com/kangxi/

: 周禮注疏. 中華書局.

: 中華道藏. 中國道教協會官網. http://www.taoist.org.cn

網絡擴展解釋

“祈禳”是中國古代道教文化中的一種重要法術,其含義和特點可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祈禳由“祈”和“禳”兩部分組成:

二、曆史淵源

  1. 起源:源自《周禮》記載的祭祀儀式,如“招梗會禳”用于祛除疾病災殃。
  2. 發展:漢代已明确記載于《漢書·孔光傳》,成為道教特色法術。

三、主要應用場景

  1. 民生相關:包括祈晴、祈雨、驅蝗、祛病等解除自然災害的儀式。
  2. 個人福祉:如延壽(延生醮)、科舉中榜(祈祿)、求子嗣(祈嗣)等。
  3. 重大災禍:需通過“齋醮科儀”(道教法事)進行大規模禳解。

四、儀式特點

五、文化意義

這種法術體現了古人通過宗教儀式調和天人關系的實踐,既包含對自然的敬畏,也反映了借助超自然力量改善生存境遇的願望。

注: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文獻案例或具體儀式流程,可參考《周禮》《漢書》等古籍,或道教齋醮相關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安恬八家傍境半斤八兩變色漆垂拱樗散辭客從祀大稔得名調斂燔骨酆城龍劒分書分絃過耳風耗損和平龢同黃雀銜環滑石粉昏德混水撈魚火烈賈誠籛彭谏鼙夾批桀宋紀念品集腋為裘踞傲狙險孔規老姥老問題樂道忘饑羸乏了烏船寥唳纚纚柳條箱買得起媌條内摹仿說鑷鬓扭秧歌切務勤勩诎志人急計生少年老誠攝影瑣言天主教聞所未聞揱參蝦夷稀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