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莅官的意思、莅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莅官的解釋

到職;居官。 唐 元稹 《戒勵風俗德音》:“居省寺者,不能以勤恪莅官,而曰務從簡易。” 宋 王栐 《燕翼诒謀錄》卷三:“莅官之日少,閑居之日長。”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莅任·查交代》:“然而捧檄莅官,有……因交代未楚,流落舊治,襤褸饑寒,慘同乞丐。”

涖官:任官。《禮記·曲禮上》:“班朝治軍,涖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 孔穎達 疏:“涖,臨也;官,謂卿、大夫、士各有職掌。”《漢書·杜欽傳》:“不孝,則事君不忠,涖官不敬,戰陳無勇,朋友不信。” 清 方苞 《兩朝》:“臣伏念自我皇上禦極以來,凡所以敬天勤民涖官修政,以推廣先帝遺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莅官”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到任官職、履行職務,強調官員親臨其位并行使職權。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典籍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莅官(lì guān),動詞性短語:

  1. 到任就職

    指官員抵達任職地點,正式接受并開始履行職務。

    《禮記·曲禮上》:“班朝治軍,莅官行法。” 鄭玄注:“莅,臨也。” 意指在朝廷排列位次、治理軍隊、擔任官職、執行法令時,都應嚴肅莊重。

  2. 在位履職

    強調在官職上實際處理政務,行使管理職責。

    *《漢語大詞典》釋“莅”為“臨視;治理”,如“莅事”即處理公務,“莅官”即執掌官位。


二、字義溯源


三、内涵延伸

  1. 責任象征

    古代文獻中,“莅官”常與勤政、廉潔關聯,體現官員對職守的擔當。

    如宋代王安石《敕參知政事王安石》:“爾其茂明德,以莅官。”

  2. 禮儀規範

    儒家強調“莅官以敬”,要求官員履職時保持莊重恭敬的态度。


四、典籍用例


五、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莅官”雖非常用詞,但可見于曆史文獻研究或仿古語境中,如“莅官清正”“莅官治事”等表述,延續其“履職盡責”的核心語義。


參考來源:

  1. 《禮記注疏》(國學導航
  2. 《漢語大詞典》(漢語詞典
  3. 《說文解字注》(漢字源流
  4. 《王安石全集》(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5. 《左傳正義》(國學網

網絡擴展解釋

“莅官”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ì guān,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到任官職或開始擔任官員的職務,強調官員正式履職的過程。


詳細解析

  1. 字義拆分

    • 莅(lì):意為“到達”“親臨”,常見于“莅臨”等詞,強調親至現場。
    • 官(guān):指官職、官位。
      組合後表示“到達官職所在”或“正式上任”。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或正式語境,描述官員就職行為。例如:

    • 唐代元稹《戒勵風俗德音》提到官員需“勤恪莅官”;
    • 清代文獻記載官員“捧檄莅官”,即持任命文書到任。
  3. 近義詞與關聯詞

    • 莅任:同義替換詞,如“莅官上任”也作“莅任”。
    • 到職:現代常用表述,但“莅官”更具曆史色彩。

文獻引用

該詞在《禮記·曲禮上》《燕翼诒謀錄》等古籍中均有記載,強調官員履職需遵循禮法。


“莅官”是古代對官員就職的正式表述,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語境,可參考《福惠全書》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瞠眙丑夷舛譌犓腴詞辨竄益徂殁蕩覆倒載燈龛蝶戀花遁栖發撤繁錯風飧水宿佛舍利脯鮝拊心輔殷概見剛武功不唐捐桂琴孤上海聚寒華豪汰胡書将相之器奸谲膠密嬌姝揭底急管經産婦伎懩秬秠跨虛阃令涼涼踽踽連宅連障賃庑陋固鸾衡廬庑闵念某屏前古未有跄踰俏冥冥氣和攝揚石螺勢焰熏天缌功訴白讬蹤圖書館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