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規矩鏡的意思、規矩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規矩鏡的解釋

古代銅鏡。鏡紐較大,多作半球形,紐座外有方欄,實為古代六博局紋,今正。銅鏡總體外形為圓形。始見于 西漢 。 武帝 、 王莽 時期最為流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規矩鏡”這一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含義,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

一、作為漢代銅鏡的稱謂

  1. 基本定義
    規矩鏡是漢代流行的銅鏡類型,因鏡背裝飾規則分布的“T、L、V”形符號(即規矩紋)而得名。其外形多為圓形,鏡紐呈半球形,紐座外有方欄紋飾,象征“天圓地方”的宇宙觀。

  2. 曆史與工藝
    此類銅鏡始見于西漢,武帝至王莽時期最為盛行,工藝精湛,紋飾常搭配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圖案,鏡緣裝飾鋸齒紋或卷雲紋,體現漢代鑄造技術的高超。

  3. 文化象征

    • 秩序與規範:規矩紋象征木工工具“規”(畫圓)和“矩”(畫方),寓意社會秩序與道德準則,提醒人們遵守規範、自我約束。
    • 身份象征:精美銅鏡常反映主人的社會地位,兼具實用與禮制功能。
  4. 名稱争議
    學術界有“規矩鏡”與“博局鏡”之争。部分學者認為其紋飾與古代六博棋盤(博局)相似,主張更名;但傳統名稱因關聯神話伏羲女娲持規矩創世的意象,仍被廣泛使用。

二、作為成語的引申含義

在文學或口語中,“規矩鏡”可比喻個人言行端正、遵守規則的狀态,如“心如規矩鏡,行止皆光明”。此類用法強調以鏡為鑒、反思自身行為的寓意。


現代啟示:規矩鏡不僅是漢代工藝的瑰寶,更傳遞了“無規矩不成方圓”的哲理,對當代社會秩序與個人修養仍有深刻借鑒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規矩鏡

規矩鏡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規”和“矩”兩個部分組成。這個詞的意思是用準确的标準和規範衡量、判斷事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規”部的部首是“見”,擁有四個筆畫;“矩”部的部首是“矢”,擁有五個筆畫。

來源

《規矩鏡》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道家文化。道家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提出了“以道觀之”的思想理念。在具體實踐中,人們需要有一顆準确客觀、審慎處理事物的心,這就用到了“規矩鏡”的思維方式。

繁體

《規矩鏡》在繁體中寫作“規矩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略有不同。根據古籍記載,古代《規矩鏡》的漢字寫法為:“規規鏡。”

例句

1. 他對待每個人都很公正,總是用自己的規矩鏡來看待事物。 2. 隻有通過規矩鏡審視自己的言行,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品行修養。

組詞

規矩、規定、規模、規則、矩陣、鏡子、鏡頭

近義詞

尺度、标準、原則、準則

反義詞

短視、隨意、任性、錯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