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born;come into being] 指人出生,也用于比喻新事物的出現
在這個醫院每天有十個嬰兒誕生
一個新的時代誕生了
(1).猶出生。《後漢書·梁統傳》:“皇天授命,誕生聖明。” 宋 王珪 《賜參知政事歐陽修生日禮物诏》:“炎律徂威,高閭蓄慶;誕生賢德,來輔聖圖。” 魯迅 《集外集拾遺·哈谟生的幾句話》:“又值這兩個文豪的誕生百年紀念。”
(2).泛指産生。 廖仲恺 《史堅如石像開幕演說》:“但這個觀念之誕生,實比數十萬軍隊的勢力還為難能可貴。” 秦牧 《<長河浪花集>序》:“新 中國 誕生了,人民 中國 出現了!”
“誕生”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dàn shēng,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人出生或新事物的出現,帶有莊重或尊敬的色彩。例如:“嬰兒誕生”或“新時代誕生”。它強調一種縱向降生的過程,與動物的橫向出生方式相區别,常用于描述具有重要意義的出生或新事物的形成。
詞語出處
最早見于《禮運》中的“人以縱生,貴於橫生”,後發展為現代漢語中“誕生”的用法。該詞在曆史文獻中多用于尊稱人物的出生或重大事件的發生,如《後漢書》中“誕生聖明”等表述。
近義詞與反義詞
用法與例句
比喻擴展
除字面意義外,“誕生”還可用于抽象概念或時代的開端。例如廖仲恺曾用“觀念之誕生”強調思想的重要性,秦牧則以“人民中國出現”比喻新中國的成立。
總結來看,“誕生”兼具具體與抽象的雙重含義,既能描述生命個體的出生,也能象征重大事件或時代的開端,是漢語中表達“起始”意義的典型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