镈師的意思、镈師的詳細解釋
镈師的解釋
周 代官名。掌擊鼓以指揮鐘鎛的敲擊。《周禮·春官·鎛師》:“鎛師,掌金奏之鼓。” 鄭玄 注:“謂主擊晉鼓,以奏其鐘鎛也。”
詞語分解
- 镈的解釋 镈 (鎛) ó 古代鐘一類的樂器。 古代鋤類農具。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 師的解釋 師 (師) ī 教人的人:老師。導師。師傅。師生。師徒。師德。良師益友。好(刼 )為人師。 擅長某種技術的人:工程師。醫師。技師。 效法:師法古人。 榜樣:師範。 指由師徒或師生關系産生的:師母。師兄
網絡擴展解釋
“镈師”是古代官職名稱,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镈師(拼音:bó shī)是周代設置的官職,主要負責在禮樂演奏中擊鼓以指揮鐘、镈(古代青銅打擊樂器)的敲擊節奏。其職責與禮樂儀式的協調密切相關。
引證與文獻依據
根據《周禮·春官·鎛師》記載:“鎛師,掌金奏之鼓。”鄭玄注:“謂主擊晉鼓,以奏其鐘鎛也。”說明镈師需通過擊打晉鼓(一種鼓類樂器)來引導鐘镈的演奏,屬于禮樂體系中的關鍵角色。
相關背景補充
- 镈:一種形似鐘的青銅樂器,多用于祭祀、典禮等場合,與編鐘配合使用。
- 周代禮樂制度:周代重視禮樂教化,設有專門管理樂器的官職(如鐘師、磬師等),镈師是其中之一,體現了古代“以樂和政”的思想。
由于搜索結果中僅涉及該詞,且标注為“極低權威性”,建議進一步查閱《周禮》原文或權威曆史文獻(如《漢書·藝文志》《中國古代官制大辭典》)以确認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镈師(bo shi)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給予學生懲罰或指導的老師。該詞的拆分部首是“镈”和“師”。其中,“镈”是由金字旁和翟字旁組成,表示金屬器具;“師”是由巾字旁和士字旁組成,表示老師或教育者。《镈師》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師長文化,意味着老師以嚴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
在繁體字中,镈師的寫法為鑪師。鑪(luó)是表示爐竈的器具,與原義的金屬器具有相似之處。師的繁體字與簡體字寫法相同。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镈師的字形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基本保持了同樣的意義。這表明這個詞在曆史上就有着相似的用法和含義。
以下是一個關于镈師的例句:
- 老師今天給我留了兩個小時的镈師時間,以幫助我理解這個數學問題。
一些與镈師相關的組詞包括教師、輔導員、導師等。這些詞都與指導、教育學生相關。
镈師的近義詞可能包括訓诂、訓導、矯正等。這些詞也表示對學生的指導或懲罰。反義詞可能包括贊賞、鼓勵等,它們表達正面的教育方式。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我将樂意為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